独断专行,必铸苦果

3.独断专行,必铸苦果

独断专行,表面上看是领导者的强大,实际上是“贱”的体现。孔子这里所说的“贱而好自专”的“贱”,是为卑贱之意。

那些胸怀大志,善于干大事,广纳贤才的真正强者,都不愿意独断专行,总希望广纳良言,尽可能把事情做得完美,营造宽松、和谐、合作的氛围。这是古往今来卓越领袖人物一种普遍的特性。

自专者无非两种人,一种是自尊心太强,不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指手画脚,更不用说全盘否定;第二就是自身拥有极大的权力,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区域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独断专行都是弱者(卑贱者)的一个显著特征,不听别人意见和建议,听不得不同声音,最终也必然自铸苦果。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蜀主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率领数十万大军顺江东下,夺峡口,攻秭归,屯兵夷陵,夹江东西两岸。第二年二月,刘备率诸将从巫峡起,连营扎寨七百里直抵猇亭。东吴孙权任命宜都太守,年仅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抵抗刘备。陆逊兵少势弱,采用避敌锋芒、静观其变的战略,半年时间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寻找战机。蜀吴大军在猇亭相持达七八个月之久,蜀军兵疲、意志沮丧,为避暑热将营寨移至山林之中,又将水军撤至岸上,采取“舍船就步,处处结营”。陆逊抓住战机,命将士持茅草点燃蜀军营寨,火烧蜀军连营七百余里。蜀军土崩瓦解,死伤数万。

刘备大败后,只好带领残兵败将,由猇亭退到马鞍山,又突出重围,仓皇逃归奉节白帝城,这就是有名的“夷陵之战”。经此一役,蜀汉元气大伤,从此无力问鼎中原。

实际上,“夷陵之战”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备不听劝阻、独断专行导致了决策性的错误,对于蜀国的打击是致命的,等于亲手葬送了几十年无数人辛苦打下来的蜀国基业,以至于后来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打着“克复中原,光复汉室”的旗号,也难以从愿。

无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作为领导人,当权力达到顶峰后,极易犯独断专行的错误。因为所处的位置和权力欲的膨胀,就喜欢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这必然会给这个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失。

到1927年底为止,沃德公司已开设了37家零售商店,另外,它的7家邮购工厂都还有各自的门市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沃德公司开设商店的速度更是惊人。它选择人口在4000~75000人的城镇,到1929年底,共开设了500家商店,有时一个星期就开张25家之多。这使它很快成为零售业的“巨人”。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美国经济的萧条,沃德公司进入整顿期,它关闭了一些几乎入不敷出的商店,而且新商店的开设都要事先经过更周密的计划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沃德公司和其他同类公司的营业扩展自然都遭受了挫折。但当战争结束后,沃德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西尔斯公司马上就掀起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大的扩张浪潮,把大约3亿美元的资金押在大规模的发展上,这使战后头两年里西尔斯公司的销售额从10亿美元猛增到近20亿美元。而沃德公司则按兵不动。1945年~1952年,即战后实行经济控制的年份,沃德公司不仅连一家新的商店都没有开设,反而关闭了37家收入仅够支出的商店。

从历史上看,沃德公司的商店大多开设在乡间小镇上。这样做是为了拥有农村消费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农民被视为主要的市场。然而,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其近郊。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并不可避免地从市中心和小型商业区那里抢走不少生意。但在这一购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沃德公司却拒绝扩大经营,把市场拱手送给了西尔斯公司、彭尼公司和其他竞争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公司财力不足,无力支持一项蓬勃的发展计划吗?或者是因为公司缺乏管理人才?不,沃德公司两者都不缺。事实上,该公司正储备着几百万美元的资金以备后用。战争刚结束的那些年,公司内部拥有众多的优秀管理人才,只是许多人在遭受挫折后才最终决定离开。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公司做出了不求发展的决定呢?

答案就在自1932年以来一直担任沃德公司董事长的休厄尔·埃弗里身上。

多年来,埃弗里一直以一个老式暴君的身份统治着这家有10亿美元资产的公司,从不考虑雇员或经理人员的感情。当他终于在1957年从公司职位上退下来时,已是83岁的高龄。他独断而又错误的领导方式,使沃德公司大伤元气,特别是战后,他“不求增长”的决策将沃德公司引向歧途,使其在竞争地位上受到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错误的判断,不允许下属发表不同意见,给沃德公司带来了可悲的后果。曾取得成功的领导者也可能把一个组织引向灾难,特别是那些严厉而又固执的领导者,在其后期往往会变得易犯错误,并且不能容忍任何异己之见。埃弗里也正是这样,他错误的判断、独断专行的作风将沃德公司引向了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