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治经过

四、诊治经过

(1)入院第1天,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头孢甲肟钠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2)入院第2天,患儿仍有发热、咳嗽症状,皮疹如前,球结膜充血好转;相关检查回报,血常规示:WBC为13.27×109/L,PLT为467×109/L,CRP为78.79mg/L,hs-CRP>0.5mg/L,ESR为86mm/h,ASO、PCT、肺炎支原体抗体均为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心脏B超示:心内结构正常,未见冠脉增宽。EB病毒、外周血涂片、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

(3)入院第3天,患儿仍反复发热,炎症指标偏高,考虑感染控制不佳,换用头孢曲松(T)抗感染。

(4)入院第4天;复查心脏B超示:右冠脉主干内径约2.4mm,左冠脉主干内径约3.0mm,左前降支内径约2.7mm,左冠脉及左前降支内径增宽,回声略增强。仍发热,全身可见不典型皮疹,球结膜充血,结合血小板逐渐升高,考虑不完全性川崎病诊断成立,给予输注丙种球蛋白1g/kg,连续输注2d;口服阿司匹林 170mg,3次/d(约35mg/kg);双嘧达莫25mg,2次/d,继前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5)入院第5天,输注丙球后热退,皮疹消失,球结膜充血基本消失。

(6)入院第6天,体温正常范围,偶有咳嗽,复查血常规示:PLT为676×109/L;CRP、血沉均正常。

(7)入院第7天,患儿无发热,无咳嗽,达临床治愈标准后出院。出院后调用阿司匹林3~5mg/kg,双嘧达莫按原量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