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治经过
(1)入院第1天,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
(2)入院第2天,仍发热,偶有咳嗽;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检查结果回报:尿常规:蛋白+,潜血+,白细胞3+,白细胞147ul,PCT为1.61ng/mL;粪便常规未见异常;呼吸道九项病原体证阴性。血培养证阴性,肝肾功、心肌酶均无异常。尿培养:肺炎克雷白杆菌证阳性,细菌计数为3000cfu/m,未行药敏试验;继续给予头孢甲肟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仍反复发热。
(3)入院第3、4天,第2、3次尿培养均证阴性;泌尿系B超示:双肾体积偏大,肾皮质回声增强,双肾轻度积水,婴儿多囊肾待排,建议进一步检查;双侧输尿管、膀胱声图未见明显异常。分析:患儿反复发热4d,咳嗽不剧烈,双肺呼吸音粗,泌尿系B超提示:上泌尿道感染,结合病史,目前泌尿道感染诊断成立,仍反复发热,建议进一步完善心脏彩超及胸片检查,暂继前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4)入院第5天,复查CRP为36.7mg/L,血常规:WBC为20.42×109/L,N为0.60,Hb为118g/L,PLT为467×109/L,血沉:49mm/h,炎症指标偏高,调整为使用头孢曲松钠(T)抗感染,仍反复发热;分析:反复发热7d,三代头孢抗感染无效,结合年龄、炎性指标特点,不排除肺部感染及不完全川崎病。查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重模糊;心脏彩超提示:左冠脉内径增宽,管壁回声增强,右冠脉主干内径约1.2mm,RCA/AO=0.11,左冠脉主干内径约2.3mm,LCA/AO=0.2;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不完全川崎病成立,预病程第8天给予静注丙球,以预防冠脉进一步扩张并阻断全身免疫反应。
(5)入院第6天,病程第8天,给予人免疫球蛋白2g/kg,1次静滴;阿司匹林30mg/kg,分3次口服、双嘧达莫5mg/kg,分3次口服。体温仍不稳定,偶有咳嗽;查体:无皮疹,无球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四肢末端无红肿及脱皮现象;继前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预防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暂继前抗感染,计划明日调整抗生素以加强抗感染力度。
(6)入院第7天,仍有发热,体温在37~38℃,偶有咳嗽,有痰少许;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少许,余无明显异常;调整美罗培南以抗感染。
(7)入院第8天,未再发热,病程中偶有呕吐,伴有咳嗽、气喘,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给予静脉输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雾化吸入治疗;阿司匹林20mg/kg,分3次口服、双嘧达莫5mg/kg,分3次口服;继前抗感染治疗。
(8)9~12d,体温正常,咳嗽得到控制;再无气喘,精神状态好;复查炎性指标基本正常;共住院12d,达临床治愈标准后出院。嘱:体温正常2周内阿司匹林逐渐减为3~4mg/kg口服至冠脉正常、双嘧达莫5mg/kg口服至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