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介绍
患儿,女,2岁,以“发热伴间断头痛10d”收住院。10d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0~39.0℃,无寒颤、抽搐,患儿自述前额痛,阵发性发作,同时苦恼,无拍打头部,无喷射性呕吐,无意识障碍;发热3d时头颈部及躯干出现一过性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无瘙痒,于当地医院静点头孢类药物,口服强的松治疗3d,体温、头痛无明显好转。6d前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在院期间医生发现患儿出现结膜充血、口唇干裂、草莓舌、肛周脱皮,在该院完善检查后考虑:川崎病,给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1g/kg,连用2d,口服阿司匹林(30mg/kg,3次/d),“头孢曲松、红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结膜充血消失,但体温仍波动于38.0℃左右。1d前出现手指脱皮,持续性头痛,后转入我院。病程中患儿无意识障碍,无关节肿痛。既往史:2个月前行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