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如是说

一、专家如是说

人格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来看看专家们对此又有哪些有益的建议。

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它常常需要在本我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时挺身而出,去设法释放我们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常常会不经意带来一些自我挫败行为和情绪问题,使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破坏性的行为。不过这种焦虑情绪并不是只能默默承受,可以通过下面一些防御机制得以缓解。

(1)压抑。压抑是指阻止一种危险的观点、记忆或情绪进入意识之中。比如一个孩子曾因为考试没考好被父母暴打一顿,但他却对此没一点印象,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他压抑了对这一经验的记忆。

(2)投射。投射是指一个人把自己不能接受或者具有危险性的情感压抑后,却将其归因于其他人。比如一个非常小气但又不承认自己小气的人经常会对别人说某某人如何如何小气。

(3)转移。转移是指人们把其情绪指向于物品、动物或其他并非其情感真实目标的人,当转移起到更高级的对文化或社会的有益作用就叫做升华。比如,一个爱好画画的人当他心情不好时可能会情绪暴躁地摔打房间的东西,也可能会闭门不出把全部心情投注于画画并创造出不朽杰作,前者叫转移,后者就叫升华。

(4)反向作用。反向作用是指一种导致了无意识焦虑的感受变换成了意识层面上与之相反的感受。比如,一个学生明明对他的语文老师非常厌恶,但是,他总是对其他朋友描述自己的语文老师是多么的博学多才、温文儒雅。

(5)退化。退化是指一个人返回到他心理发展的早先阶段。比如,有人一紧张就吸吮大拇指,一生气就像孩子一样大哭大闹。

(6)否认。否认是指人们拒绝承认不愉快事情的发生或者拒绝承认他们有不被允许的情绪。比如,一个人因为朋友说的话感到非常生气,但他却拒绝承认自己生气了。

2.马斯洛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总是有安全感而没有焦虑,能够感受到爱和被爱,能够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自我实现者同时意味着是人格健全者。那么,为了实现这种人格上的健全,以下的建议是值得参考的。

(1)多问。多问是指多多对自己进行提问,问题诸如“现在的生活我满意吗?”“我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应该怎样去改变?”等问题会让你及时发现自己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仍在某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当然,这种自问不是说你要给予自己越来越多的压力,逼自己做得越来越好,过多的压力只会适得其反。自问只是让你保持一种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需要。

(2)善查。善查是指学会检查自己的动机,学会对自己负责。如果自查的时候发现你总是忍不住把别人想得很坏,或你总是忍不住认为别人在骗你,或你总是忍不住会为一些小事感到焦虑、恐惧,那意味着你正在危险的边缘行走。打住!停下脚步,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3)勤做。一个人格健全者他往往是善于、乐于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中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业,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工作职位,这种热爱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或赚钱,更是源于对真理、美、友爱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当在追求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妨把它看成是一个挑战,接受失败的现实,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地去改变这种现状。

3.罗杰斯

罗杰斯认为,人们的自我形象和理想自我是难以达到完全一致的,如果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过大的话还可能使人们产生失败感,因为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而内心不安与愧疚。

所以,要保证人们人格发展上的健全,首先要帮助人们对自己的情感和知觉达到自信,而这种自信,就来自他人的无条件积极肯定。无条件积极肯定就是始终如一地给予他人以关爱和赞许,不附条件、不加强制地对待他们,使他们自然地成为有价值的人。这种无条件积极肯定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它能使人们产生肯定性的自我评价,又称积极自我肯定。而积极自我肯定往往是自信、乐观、坚强和自主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