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刚柔之争
刚柔之争由来已久,究竟孰是孰非?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
王明是大华公司的老板。他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如果有人违反了公司的制度,他一定毫不犹豫地按章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讲人情,相反,他非常体贴员工的疾苦,总是尽量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
有一次,一位跟着王明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违反了公司的制度,酗酒闹事,迟到早退,还跟上司大吵了一架。按照公司的章程,应该被开除。当经理把这位老员工闹事的材料报上来之后,王明迟疑了一下,还是写下了“立即开除”四个字。
王明与这位员工是患难之交,他本想下班后到这位员工家去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这位员工接到通知后立刻火冒三丈,跑到总经理办公室大吵大闹:“当初公司负债累累的时候,我与你患难与共,半年没有工资都毫无怨言,现在犯了这么一点错,你就要开除我,真是太不讲人情了。”
听完老员工的话,王明平静地说:“你是老员工了,公司的制度更应该带头遵守。公私要分明,谁也不能例外。”接着,王明仔细询问了他闹事的原因。原来这位员工的妻子刚刚去世,留下的孩子还未满月。老员工极度痛苦才借酒浇愁,误了上班。
了解了真相后,王明安慰员工说:“现在你什么都别想,赶快回家料理你夫人的后事,好好照顾孩子。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走上绝路的。”说完,从包里拿出一沓钞票塞到他手里。
王明还是继续执行了他的开除命令,在维持公司纪律的同时,将这位员工安排到一位朋友的公司工作。王明这样做,不仅解决了这位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赢得了公司其他员工的心。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法约尔(Henri Tayol)说:“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都是尺度问题。”因此在管理上,一定要掌握好“度”,既不是越严格越好,也不是越宽松越好。一个企业应该以刚性管理为主还是以柔性管理为主,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的文化传统和工作的性质。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就像一对孪生姐妹,缺了谁都无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柔性管理弱化了制度的刚性,而这种刚性有时候非常不近情理,极具破坏力;刚性管理淡化了人性化的随意和惰性,有时候这种随意和惰性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每个人,使企业的目标和愿景化为泡影。唯有这对孪生姐妹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才能使我们的事业熠熠生辉、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