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性述评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本章围绕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如何创造等不同的问题,阐释并分析了与此有关的基本认识和基本问题,向大家介绍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正确看待幸福、如何体味幸福、如何获得实现幸福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也是“幸福能力”和“幸福素质”。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感受,是心灵的慰藉和满足。幸福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观上过上了好生活;二是要对这种生活有反思和回味。幸福感的前提和源泉是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幸福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对于幸福生活而言是决定性的。另一方面,一个客观上过上了好生活的人,也需要对这种生活进行反思和回味。只有通过反思和回味才会产生幸福感,有了这种幸福感,他才真正过上幸福生活。这种反思和回味是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也是幸福感产生的主观条件。
鉴于幸福本身的复杂性及其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复杂性,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还有很多需要深入分析。但是,诸多研究已经证明,拥有亲密的朋友、事业伙伴、亲戚、稳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或者作为某个团体的成员,会给一个人带来极大的幸福。由于幸福内涵丰富,涉及多个层面,不能单纯用一个变量展开研究,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区分幸福的维度,探讨幸福内在各维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和因果关系,从而对实践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幸福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幸福不仅密切关系到个人自身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而且对于家庭的和睦、组织的建设、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团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如今,“让人们幸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既然幸福具有人对生活总体上感到满意的价值性质,那么幸福感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我们是更愿意走近幸福,还是远离幸福!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我们追求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当幸福演变成一种信仰,变成一种动力时,追求个人幸福最大化的过程,就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
我们要在学习中获取幸福,要在工作中找寻幸福,要在家庭中经营幸福,在奉献中享受幸福……可以说,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里,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瞬间。只要你在心里相信你是幸福的,你总能找到幸福的感觉,享受到幸福带来的愉悦。
我们要大声提醒自己: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