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职场竞争
前面我们谈了竞争,明确了有关竞争的一些问题,但是作为素质教育读本,在这里,我们向各位讲一下有关职场竞争的问题,并且我们将主要谈及职场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人性化的渴求与日俱增。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中人们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自我的命运。所以,职业道德问题也就越发突显。我们来看看以下两个场景。
场景一
有一个新材料公司公开招聘新产品开发部经理。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下两个候选人。总经理最后分别请两人吃饭、聊天,权当最后面试。其中一位是刚参加工作的博士,没有管理经验而另一个不仅担任着部门经理职务,同时是目前单位的技术骨干。经理的天平慢慢倾向后者,于是吃了晚饭后和这位应聘者又到办公室聊上了。应聘者也明显感受到老总对自己的偏爱,一时兴起,表示如果自己被录用,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话出口后,他觉察到这样说很不妥,忙做声明:那项发明是自己在下班后完成的,老板并不知道。
应该说新发明对应聘公司是求之不得的。但是,这位老总不是一个只看眼前利益的商人,他想的是公司的长远。所以还是决定弃用他,他说:“你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果我雇用你,谁又能保证你以后不把业余工作成果变成向新公司讨好的贡品呢?”
场景二
一家新成立的三资企业要招聘一名女出纳员。小杜一路过关斩将进入终选。但是因结果还没出来,她只好在原单位呆着。一天,小杜和同事小李正在吃饭,突然有一名陌生男子来到她办公室门前,笑着说:“请问二位小姐是在这办公室吗?”小杜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找准啊?”男子赶忙解释:“我来你们单位办事,在你们办公室门口捡到一百块钱,不知道是你们哪位丢的?”小李拿眼一扫:“不是我的。我今天出门没带那么多钱。哎,小杜,是不是你刚才付外卖钱丢的啊?”男子把百元大票递给小杜,说:“那一定是这位小姐丢的啦。”小杜心想:这男人捡钱是咋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发了财还在这儿等失主?既然小李不承认丢钱,只要我默认,钱就属于我了。想到这,她故作迟疑地说:“是我丢的吗?”小李则提醒她:“你数一数兜里的钱呀!”小杜双手一摊说:“我的钱又没数。”百元大票最后归了小杜。为了表示礼貌和感谢,她请男子进屋坐,并微笑着给男子沏茶。等小李出去刷碗的时候,男子平静地对小杜说:“杜小姐,其实我是你应聘那家企业的职员,今天是奉命对你进行最后一次测试的。可我们的测试已结束了。我十分遗憾地通知,你不够录用条件。”男子站起来告辞。小杜一下子明白过来,刚才那张百元大票是最后一块试金石!她沮丧地掏出那张钱,还给男子:“你们这种考核方法含有某种欺骗性和污辱性,我兜里的钱的确没有数。”“不会的。”男子摇摇头,“您在以前的测试中表现突出,尤其记忆力惊人。您不会不清楚自己兜里有多少钱,何况其误差达百元之多,您更不可能忘记自己有没有这样一张被严重污染过的钞票。”男子又转身向刚刷碗回来的小李说:“作为出纳员,首要的是面对金钱的态度。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到我公司一试。”
这里,我们不再多举其他例子了,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从中知道:竞争,不管是什么竞争,比如职场竞争,肯定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为了获得好的职位和职业,拼命充电,都希望得到高级的专业资格认证,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然而人性本身的东西有时比能力素质更重要。如:人品、道德、爱心、善良等所具有的职场竞争力,绝不逊色于专业知识。因此,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自身修养的迅速提高也势在必行。在职场上千万不要忘记:职场的竞争,往往不仅是在业务上,更体现在人品上,一定要让自己的人性光辉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