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赢

二、共赢

两个人下棋,你赢一局,对方必然输一局,对弈双方一胜一负,其相加结果永远为零。这就是博弈论的“零和”游戏。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一个客观规律。所以,市场经济中的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击败竞争对手,这也属于一种“零和”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合作可使“零和”现象转变为“双赢”的新格局。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在竞争中合作,最终实现优势互补,获得“双赢”或“多赢”、共同发展的事例比比皆是。

好了,说到这里,那么何谓共赢呢?对于双赢,其实已经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概念,它来自于英文:“win-win”,即交往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共赢是双赢的扩展,它要求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时,在不损省公共利益、不牺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各方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共赢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利益方面,还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主体能力和素质、主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等。

合作共赢(win-win cooperation)就是指交易双方或共事双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项交易活动或共担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能够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合作共赢,因为合作共赢能够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和谐的人际氛围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人发展了,才能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发展。

合作共赢可以克服个人实践和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的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实践首先是个人的实践,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去努力地适应、探索、改造世界,这便是个人实践的原动力;而个人因为受到时间、空间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其实践活动的范围、深度等都是有限的。个人实践的有限性,使得个人的能力也具有有限性。为此,个人必须与他人合作,否则就无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通过合作,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其个体实践的经验教训,丰富个人的知识、经验,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个人经验能力的不足。通过合作,能形成最佳的协同效应,创造最好的绩效。

合作共赢可以克服个人发展环境的有限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一方面,人能够改造环境,使环境适合人的需要;另一方面,环境也能够改造人,使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发生变化。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合作,人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延长个人实践的时间,拓展个人实践的空间、领域,从而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资源。良好的合作氛围,不仅易于出成果,而且还使人们在彼此的关爱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合作共赢能最大化发挥个人潜力。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之间发生着联系,若主动走向合作,就能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成功释放团队成员潜能的良好机制。当许多个人的潜能被释放出来并且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产生的群体智慧将远远高于个体智慧,创造出的成绩会远远超过他们各自能力之和。也就是说,在合作双赢的基础上同舟共济,能使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