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艺术——用人
每一位领导都有自己的驭人之术,古今中外的理论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些共通之处。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领导者的用人原则。
原则一:领导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求贤用人上。前面我们讲过,领导的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战略层面的问题上,而不是处理日常程序化的事务,这其中就包括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让我们看看唐太宗是如何求贤用人的吧!
唐太宗把主要官员的第一职责定为选拔人才,足见他管理国家的良苦用心。有一天,唐太宗发现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整天陷在事务堆里,一天之内要阅读处理几百件公文,根本没有时间考虑选拔人才等大事,就生气地批评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为我分忧,协助我操劳国家大事,要耳听得远,眼看得宽,拓宽识人渠道,为国家察访贤能智慧之士。你们现在整天陷在事务堆里,哪有时间帮助我选拔贤能之士呢?”于是,唐太宗下了一道诏书给各尚书省:凡是琐碎的事务都交给左右丞处理,只有疑难重大的事务,才交给左右仆射处理。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从繁忙的事务堆里解脱了出来,让他们主要考虑国家大事,特别是考虑如何为国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问题。
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有“经理中的经理人”之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CEO之一。他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他说:“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与很多CEO不同,杰克·韦尔奇把50%以上的工作时间花在了人事上,他将自己的成功归于自己正确地选择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他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压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
原则二:任用下属要看其主要方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领导用人,要多看人才的优点,对一些小过错不宜过多追究,这样才能把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
原则三:乐于选用一些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为自己工作。同时,对那些能力很强的下属,如果他能独立完成任务,最好不要轻易干预。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在他的墓碑上镌刻了这样一句墓志铭:“一个知道选用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这句话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领导用人的最高境界。
原则四:用人要取人之所长。唐太宗李世民《帝范·审官》篇中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就是说,对聪明的人,要用其计谋;对愚钝的人,要用其力气;对勇猛的人,要用其威势;对胆小的人,要用其谨慎。这就是说,无不可用之人,只是看领导者会不会用而已。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领导理念。
我们发现,平庸的管理者下跳棋,优秀的管理者下象棋。跳棋的棋子都一模一样,走法相同,可以彼此替换,象棋的棋子走法各异。管理者要做的不是试图把炮变成车,而是尽量发挥炮和车的长处。能够了解并且重视员工的独特之处,知道如何整合他们协同作战是优秀管理者的必修课。
王勇和吴明同在一家公司任职,分别担任不同部门的经理。有一次,两个人凑在一起交流管理经验和心得。王勇谈到他手下的三个职员时非常恼怒,发誓要把他们通通炒掉。
吴明好奇地问:“他们到底有什么错?”
王勇愤愤地回答:“这三个人都不成材。一个成天吹毛求疵,四处抱怨;一个胆小如鼠,怕这怕那,每天都杞人忧天,总担心公司会出问题;还有一个总爱在外面闲逛,不忠于职守。”
吴明听后,略加思索,说:“我来替你解决这个问题吧,你把这三个人都安排到我那里去吧。”
吴明为那三个人重新分配了工作:让那个整天吹毛求疵的人担任质检工作;让那个胆小如鼠的人负责安全保卫;让那个成天在外面闲逛的人主管产品的宣传和推销。这样一来,三个人都找到了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于是他们信心满满地投入到新工作中去了。五个月后,吴明的部门在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产品策划和销售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赢利颇丰。
原则五:学会合理授权。最优秀的领导者并不需要大包大揽,事必躬亲,其关键作用在于如何把人员合理地进行统筹安排。思科公司的总裁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就是善于在放权、授权中掌权的领导人,他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很久以前我就学会了如何放手管理。你不能让自我成为障碍,成为一个高增长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聘用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比你更好、更聪明的人,使他们熟悉他们要做的事情,要随时接近他们,以便让他们不断听到你为他们设定的方向,然后,你就可以走开了。”
诸葛亮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但这最聪明的人在用人问题上却做得很不聪明,他最大的不聪明就是不懂得合理授权,最后终于积劳成疾、累死在阵前。在蜀国前中期,刘备集团可谓是人才云集,孔明其实大可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行军打仗方面,他有魏延和李严可用,两人均有多年作战的经验,又有计谋,这时他本该在成都辅佐刘禅政务,让两人主军务,但他均不用之,后来甚至废李严为民,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诸葛在军务上费尽一生心血。为了解决运粮事宜,他耗费了大量精力,最后是搞出了“木牛流马”,但也搞垮了自己。士兵中有些松懈,确需整顿军纪,这本应授权众将管理部属,可孔明却是罚棍二十以上,皆亲自处理,忙得没日没夜。不善授权,终将累及自我,连司马懿都断言:“亮将死矣”,果不其然,孔明终于累死在五丈原,时年仅54岁。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有趣的用人技巧。
(1)性格特别刚强却粗心的员工。这类人的特点是不能深入细致地探求道理,因此他在分辨细微的道理时就显得粗略疏忽,但在论述大道理时就显得广博高远。此种人可委托其做大事。
(2)性格倔强的员工。这类人不懂变通,不能屈服退让,处事时显得乖张顽固,与他人格格不入。但他们在谈论法规与职责时,能约束自己并做到公正。此种人可委托其立规章。
(3)性格坚定、有韧劲的员工。这类人在涉及大道理时,论述过于直接单薄,但喜欢实事求是,能把细微的道理揭示得明白透彻。此种人可让他办具体的事务。
(4)能言善辩的员工。这类人一旦涉及根本问题,就说不周全,容易遗漏,但辞令丰富、反应敏锐,在推究人事情况时,见解精妙而深刻。此种人可让他做谋略之事。
(5)随波逐流的员工。这类人在核实精微道理时,反复犹豫没有把握,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在听别人辩论时,思考的深度有限,他很容易满足。这种人不可大用。
(6)宽宏大量的员工。这类人思维不敏捷,行动迟缓,很难紧跟形势,但谈论精神道德时知识广博、谈吐文雅、仪态悠闲。这种人可用他去带动下属的行为举止。
(7)温柔和顺的员工。这类人缺乏强盛的气势,在分析疑难问题时喜欢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净利索。但是他们在体会和研究道理时,会非常顺利通畅。这种人可委托他执行上级意图办事。
(8)喜欢标新立异的员工。这类人潇洒超脱,喜欢追求新奇的东西,办事不合常理又容易遗漏,但在制订锦囊妙计时,就显露出来卓越的能力。这种人可从事开创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