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在奉献中享受幸福

四、服务社会:在奉献中享受幸福

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的枫景园小区,提起刘朝柱老人,周围的居民都认识,并会在你面前竖起大拇指。刘朝柱1996年退休进入社区后,看到所在的小区管理工作不到位,决心为小区建设发挥余热。他找了一个小木箱,找来各种维修工具,从锤子、扳手、钳子到铁丝、螺丝钉……从此,大家经常看到他背着“百宝箱”在小区巡视的身影。无论垃圾桶破了,还是花坛的护栏坏了,他都会抓紧过去修修补补。下雨了,下水道排水不畅,他会冒雨去疏通;下雪了,他又第一个拿起扫帚去扫雪;甚至,有的邻里之间产生误会,他也会积极参与调解……刘朝柱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2008年,他随团参加了山东省公安厅禁毒志愿者义务宣传活动,骑自行车奔赴淄博、泰安、济宁等15个地区,50多个县(市)区。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走上街头设立了90多个站点宣传禁毒活动。为表彰其在禁毒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全国禁毒委员会、团中央联合授予他“全国优秀禁毒志愿者”荣誉称号。

刘朝柱老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对社会的奉献,来自默默无闻的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这么说,“我很幸福。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美丽楼房——社会主义——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由此看来,幸福大厦的基石,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对人类的无私奉献的满足。

人生的幸福在于奉献,这是人生道德最高理想的体现。正如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在《莎士比亚论》中所说的“献身的人是伟大!即使他处境艰难,但也能平静处之,并且,他的不幸也是幸福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说:“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或者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

或许你会问,是什么促成了奉献呢?其实,奉献具有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感恩。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

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也是幸福感产生的内在依赖。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环境的友善,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我们通过思想或行动,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好好珍惜上天赐给我们的、别人给予我们的、人生经历的,我们就会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

一个人如果没有优秀的感恩和奉献的意识,就像没有了灵魂,而不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感恩和奉献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是社会、企业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我们要倡导感恩奉献、用行动实践感恩奉献。所以,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无论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是担起肩负的责任,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都需要我们注重养成,自觉践行。只有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我们才会真正懂得尊重,领会责任,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多一分和谐和温暖,多一分真诚和团结。

我们在畅想幸福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问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你奉献了,你的收获就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你奉献了,你获得了他人的尊敬与爱戴,这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莫过于无私的奉献。

力所能及之时,多一些奉献吧,它必将是你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