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他山之石

三、他山之石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这一直是很多西方国家坚持的教育信念。在国外院校对中国学生的宣传招生中,我们一般不会听到让你掌握多少知识、学会多少技能、致力于让你进入更高一级名府这样的口号,而通常是“我们将以什么样的理念实施对你的教育”这样的宣传,并且多数这种理念都是从德智体全方位去培养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并不是这些学校的招生幌子,实际上,很多国家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确实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1.美国

美国是一个素质教育大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去美国就读,就是看中美国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这一特点。拿美国大学教育来说,大学本科教育在美国是一种“自由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注重的是如何把学生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在这样的理念下,一般来说,美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这些科目一般要涵盖一些大系: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这些公共科目的学习能让学生在经过比较广泛的教育后,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以及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只有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并且一般会有一个学术顾问给学生指导。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但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所有课程的1/3。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基本的历史、人文和哲学教育能够保证毕业生至少具备基本的现代公民素质,另一方面,对不同领域的广泛而不深入的涉猎,也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作出正确的深入研究决策。

2.韩国

韩国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国家。作为一个即使处于困难时期也能载歌载舞的国家,韩国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和强调艺术补习课程特色,在数学、英语这样的专业课程之外,美术、舞蹈、音乐等艺术类课程及补习班可谓是遍地开花。此外,韩国国民普遍还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韩国文化观光部发表的“2004年国民读书状况调查”[12],韩国成人年均读书量为11册,与2002年调查结果相比,增加了1册。2004年11月,文化观光部对全国成人(1 000人)和小学、中学、高中学生(共2 7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读书率、读书量有所增加,图书馆利用率和满足度也有所增加。对艺术教育和读书的重视有效地提升了韩国学生的人文素养。

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例子值得我们去学习,限于篇幅,不能将其一一呈现。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引用第一章的话,有意义的改变应该从现在开始,只有“在路上”我们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