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
在上面的故事中,小猴子与小鹿,就其个体而言,尽管都有着自己的特长,但是如果“单枪匹马”的话,他们都是摘不到桃子的。然而,一旦他们组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后,也就是说他们开展了合作的话,就出现了取长补短的奇迹——轻而易举地摘到了桃子。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定义:合作(collaboration)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合作”是源于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让会人”假设,合作博弈所强调的就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
其实,众所周知,“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原指声音相应,“合”原指上下唇合拢。后来,“和”演化为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义,“合”演化出汇合、联合、融合、组合、合作等义,两者都有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组合的意思。其后的文化也多是倡导大家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强调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这便包含了合作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有一天,有位传教士找到上帝说:“为什么有些人心胸那么狭窄,宁愿自己受到损失,也不让他人得到好处?为什么有些人只看重自身的利益,相互斤斤计较,哪怕别人多得一点点好处也会耿耿于怀?为什么有些人单个是条龙,几个人到一起时就变成了一条虫?请您为我指点迷津!”上帝听后点点头,不无感慨地说:“这个嘛,我也不便言传,还是带你去看看天堂和地狱吧。”上帝带着传教士先来到地狱。传教士发现地狱里的人个个都瘦骨嶙峋。他们手执一个特制的勺子,勺子的柄特别长,且只能握在柄的末端,否则手就会被灼伤,勺子的头很小,舀出的粥都洒在了地上,无法将粥送到自己嘴里,最后桶里没粥了,大家就互相埋怨,互相责骂,进而大打出手。传教士见此,愤愤不平地议论说,“实在是太悲惨了,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这些人呢?给他们食物的诱惑,却不给他们合适的用具”。“你真觉得很悲惨吗?我再带你到天堂看看。”教士发现天堂里的人个个满脸红光,精神焕发,笑逐颜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只是他们是把粥舀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得很饱,笑声朗朗,幸福而快乐。
故事讲完了,也许你早已听说过了,那么请问,您从天堂和地狱的不同景象中,得到什么启示?
所以,在一个大集体里,干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配合。团结大家就是提升自己,因为别人会心甘情愿地教会你很多有用的东西。毕业生刚从校园里出来,不可能独自承担一个项目,特别是在程序化、标准化极强的行业里,每个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无法想象,一个只会自己工作,平时独来独往的人能给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带来什么。
在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是处处要胜人一头,还是合作互助?实际上这不单是人际关系,而是道德修养问题。同事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办公室氛围健康向上,对你个人来说,是莫大的好事,对企业或组织的运转和创益也会产生良性影响。
有位企业家曾说:“我们和竞争对手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变成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因为这个时代,你的对手太多了,你打不过来。你把这个对手掐死了,另外一个对手还在,你不可能把他们都打死。所以说,一个企业如果有一天在市场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你的对手所淘汰,一定是被你的用户所抛弃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无法避免,但合作也是一种趋势。合作能形成合力,能给社会带来亲和力和稳定感。合作会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同心协力的和谐局面。
所以,我们所强调的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是得到竞争补充、与竞争实现了某种平衡的合作,因此该命题丝毫没有否认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们深知缺乏竞争的合作没有动力,只有竞争与合作并存,才能使竞争双方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竞争必须与合作相伴,合作必须与竞争同行,两者相结合,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