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太效应

六、马太效应

一位主人将要远行,临走之前,他将仆人们叫到一起,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

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分给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分给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分给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

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

但是,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他想知道几个仆人是怎么处置他委托给他们的塔伦特的。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特来到主人面前,说:“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但是,我很害怕,于是,便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儿埋着你的钱。”

主人立即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家那里,待我回来时,连本带利地还给我。”

然后,他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更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走。”

这个故事出自《新约·马太福音》,它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Carhart Merton)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人类在资源的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十分明显:富人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本钱比别人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股市里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尽情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因此,要想脱颖而出,必须顺应马太效应,找到成功的正确道路,那就是事事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