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山崩地陷,江河阻断,同胞罹难,举国同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奋战,共克时艰,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展现了我国人民历经磨难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拓展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疆界。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重大斗争中,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水利部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快速反应,广泛动员,有力指挥,勇于负责,举全部之力、全行业之力投入水利抗震救灾斗争。各级水利部门紧急行动,风雨同舟,携手抗灾,开展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水利抗震救灾斗争,展现了强有力的应急指挥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科学调度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

震损水利工程应急除险取得显著成效。2000多座震损水库无一垮坝,800余座水电站成功排险,上千公里震损堤防无一决口,900多万受灾群众应急供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5座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排险取得重大胜利,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创造了世界奇迹。

水利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历尽艰辛,来之不易,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有力指挥,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得益于各级水利部门的科学指导和水利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得益于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的英勇奋战,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配合,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精诚合作,得益于国际社会的无私援助。

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胜利,也凝聚着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在艰苦卓绝的水利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国水利报社的同志们和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们一道,不畏艰辛,冲锋陷阵,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地震发生后,中国水利报社先后有2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第一时间进入灾区一线,第一时间播发权威信息。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撰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拍摄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坚守在后方的编辑,不怕疲劳,通宵达旦,全力以赴做好水利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工作。中国水利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用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见证了全体水利人对党、对人民、对水利事业的无限忠诚。

抗震救灾创造奇迹,记录历史不辱使命。实践证明,水利新闻工作者经受了考验,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他们与党同心,与国同行,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此次,中国水利报社将部分抗震救灾作品结集成册。这不仅仅是新闻作品,更是水利抗震救灾工作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忠实记录,是水利工作者同心协力、奋勇抗灾的历史再现。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抚读书稿,心潮起伏,我想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永驻,激励我们不断谱写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