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里的党支部会议

帐篷里的党支部会议

抢修队临危受命,抗震救灾临时党委和3个临时党支部就在开往灾区的火车上成立了。

杨申鲁书记说,到达灾区后,临时支部马上召开会议,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三个不怕:不怕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疲劳。在救灾一线,干部和党员要冲在前面,生活中要低标准,工作中要高标准,舍小家顾大家,把党和政府以及上海对灾区的心意送到灾区每一个人的心里。

记者看到,现场来往的抢修人员士气高昂。他们穿着工作服,精神抖擞,全然看不出他们已经经过了几昼夜的奋战。

杨书记说,很多队员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凌晨两点多还没有睡觉,白天在工地上只能吃方便面和压缩饼干,但是没有一个叫苦的。

有的孩子过生日,酒席都摆好了最后又取消了。有的家人在医院急需照顾,但还是义无反顾赶到灾区。有的队员是带伤参加工作的。

说起这些,杨书记都觉得非常感动,也很受教育。

就在记者赶到的前一天晚上,根据抢修队临时党委的安排,3个党支部在晚上收工后,召开了党员会议,以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

抢修队队员都收到家属的来电,得知单位的领导和工会干部都上门慰问。许多家属深受感动,纷纷对抢修队员提出不做好抢修工作、不立功就不要回来的要求。

“这就是党员,党员的光荣称号就应该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闪光。”杨书记说。

这支“抢修铁军”,定会无往而不胜。

赵建平

原载2008年6月5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