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要去,就是走路、攀岩也必须到达!”
2025年09月26日
“再难也要去,就是走路、攀岩也必须到达!”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工作组终于于11时——出发后的第3个小时,抵达东河口堰塞湖。专家们徒步走上被滑坡砸压的废墟,远望东河口堰塞湖。经过两天,东河口已自然过流,堰体也已随过堰的水流缓慢平铺至河床。
东河口堰塞湖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尽管如此,五组组长史光前、副组长刘学锋和几位专家仍不放心,继续往前,攀爬到道路中断的边缘处。河谷中的风一阵疾过一阵,嗖嗖地掠过路面,残路上到处是沉陷缝,而脚下堆积的则是松散的碎石,稍一打滑就可能滑入深达20余米的河床,头顶则是随时可能坠落的巨石。在水利局同志百般劝说下,几位专家才没有继续到绝壁去。
东河口的情况让在场的专家稍微放心了一些,但上游石板沟堰塞体的情况仍然没有让工作组感到一丝轻松。从东河口到石板沟的陆路交通因为山体大规模滑坡已经完全中断,东河口已经过流形成河道,从这里经水路上行也不可行。这时有同志建议是否先折返回广元,晚上视情况再研究去石板沟的路线。
“再难也要去,就是走路、攀岩也必须到达!”五组组长史光前斩钉截铁地说。关于去石板沟的路线,全体成员在东河口立即召开现场会议。这时,王华副局长提出建议:可绕道青川县城到石板沟上游的前进乡,到后再经水路乘冲锋舟抵达石板沟上游,这样就可以上坝,勘察堰塞体情况时将更加直观。
此去青川再到前进乡,如果路上顺利起码也要3个小时,何况越往里走灾情越重,路也越不好走,无论能不能当天抵达石板沟,采纳这一建议都意味着晚上不可能返回广元,必须在野外过夜。
经过全体人员讨论,工作组反复权衡,决定按此方案到石板沟,同时,早就接到命令已经于早晨9时出发的冲锋舟也受命改道前往前进乡,与工作组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