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灾区供水保障图

描绘灾区供水保障图

晚上9点半,农水司巡视员姜开鹏、水资源司副巡视员陈晓军正在组织开会。

专家组成员汇报了今天的工作情况:流动监测车已经开始对灾区的43个监测点进行监测,6000支生命吸管已经分批次往灾民手中发放。

长委、黄委移动监测车在大邑县进行水质监测,并对23日在成都、都江堰、彭州、绵竹、什邡等10个市(县、区)100多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抽检,采集水样192份。检测结果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四川省农水局的工程师还汇报了这两天关于卫生厅和环保局水质监测的数据。从21日召开了供水保障组联席会开始,一个有效便捷的互通机制、信息的汇总机制、协商机制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就在26日,姜开鹏带领部分专家协助四川省起草《地震灾区灾民安置点供水排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并根据灾民安置点的规模,着手按照500、1000、3000、5000、10000人五种类型开展工程典型设计。会议上,就这个管理办法展开了讨论。

在场专家针对目前灾区供水工程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晚上11点半,供水组做出了次日工作安排:配合四川省制定资金下达计划;着手对全省水质监测点进一步进行优化布置;对目前水利系统调入四川的救灾物资进行统计汇总工作;着手编印一批宣传画等宣传品,加强灾区群众饮水卫生知识的宣传和传播……

紧张忙碌的一天过去了,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倦容。

夜已很深,整整15个小时过去了。

赵建平

原载2008年5月29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