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重生
作者在灾区采访
汶川大地震让都江堰遭受重创。车过郫县后,从路边的建筑,陆续可以看到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了。往日整洁漂亮、熙熙攘攘、生机盎然的市区氛围已经不再,街边搭满了救灾帐篷。商铺都关着门,市区一片冷清,心中泛起凄凉。
我们沿途看到了震损的二王庙。建立在滑坡体上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二王庙,因为大地震,地基错动,损坏相当严重。不幸中万幸的是,二王庙中供奉二郎神的大殿,供奉李冰夫妇的二殿,尽管也受震损,但其中供奉的二郎神和李冰夫妇像,都没有倒塌。
震后,我们经过青城山。与都江堰山水相连的青城山,历来被道家视为“第五洞天”。这是都江堰的另一张名片。大地震后,青城山大门垮塌,从前门至响水洞路面有断裂,房屋倒塌严重,大量道观在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道路两边建筑裂痕触目惊心。那些往日门庭若市的商场,橱窗玻璃碎成一地,墙面遍体鳞伤,里面横七竖八翻倒着的柜台和物品,让人想象得到地震来袭时的混乱和慌张。看着推土机在推平那些残垣断壁,那曾是充满生命气息的土地,如今却充满悲凉。
这个曾经因为千年水利工程而名闻天下的旅游城市,在地震中一夜之间落尽往日的繁华。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都江堰人民和其他受灾地区的人们一样,众志成城,抗灾抢险,显示出了特有的城市精神。
一个多月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都江堰的城市功能已逐步恢复。其中,受损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市政设施基本恢复。很多商品零售点恢复营业。夜啤酒长廊部分恢复营业。
现在的都江堰,公共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各种商贩也开始走上街头,街道上变得热闹起来。都江堰人,坚强地开始正常的生活。
重建家园的工作正在展开。都江堰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10年年底,完成受灾群众的永久性安置,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到灾前水平。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12年,形成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格局。力争通过8年努力,到2015年全面完成重建工作,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灾难终将过去,重建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深信,有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再大的坎儿我们都能迈过,用不了多久,一个更加美好的都江堰一定会浴火重生!
赵建平
原载2008年6月26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