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一在供水保障组全体会议上强调 加快供水工程修复 做好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
本报讯 四川灾区应急供水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基本解决了因地震灾害导致的404万城市人口、575.2万农村人口的应急供水问题。刚刚结束四川应急供水保障工作考察的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5月31日召开的供水保障组全体会议上强调,四川供水保障工作要加快对现有供水工程设施的修复,做好灾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下一阶段供水目标顺利完成。
胡四一指出,地震发生后,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水利组、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供水保障组与四川水利厅及相关部门同心协力,前后联动,四川灾区应急供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县城以上供水基本恢复,农村群众应急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灾区应急供水水质检测工作得到有效加强;都江堰、武都等灌区开始应急供水,确保了灾区粮食生产用水;灾区供水设施震毁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已经基本摸清,为重建规划方案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当前抗震救灾新的情况和任务,胡四一对今后一段时间灾区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要由前一阶段大量依靠送水和临时性措施,转入以工程措施为主,加快对现有供水工程设施的修复,尽快恢复供水能力。要采取抢修受损水厂、供水管道等供水设施,逐步减少送水比例,提高灾区供水保证率;要根据灾区农村居民临时安置规划,解决好新建居民安置点的供水问题;要解决好因堰塞湖风险、余震等出现的新的转移人口的饮水问题;解决好偏远山寨的饮水问题和返乡群众的饮用水问题。
二要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进一步加大抢修、抢建力量调配和物资调运,确保灾区供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力争6月10日前全面实现解决灾区应急供水的目标。
三要继续做好灾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加强临时性集中安置点供水保障和用水管理,加强对209个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监测,特别是卫生指标的监测。要在充分总结前一阶段供水水质保护方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更具操作性的供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方案,确保下一阶段供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要以地方为主,水利部门为辅,用新的思维及理念着手灾后重建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的编制要按照“区别轻重缓急,远近结合”的原则进行,特别要注意应急修复、临时性过渡、灾后重建三个阶段的有机衔接。
五要做好水利系统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及先进人物的宣传及表彰工作。
唐瑾 张智吾
原载2008年6月3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