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

5月21日上午11时左右,当直升飞机在唐家山堰塞湖坝降落后,首先映入视线的是:坝体犹如一座小山,耸立在湔江中,“哗啦啦”碎石滑落的声音,响个不停。

坝体地形复杂,现场查看十分危险。从坝顶最高处到最低处,无路可行,工作组只能一边探路,一边查看。攀越陡立的巨石,踩着坡状的碎石,踏过泥泞的灰土,进入松软的砂土,穿行杂乱的树木,一路看来,直线距离很短的路程,却花费了一个半小时,每个人都累得大汗淋漓。

返回之后,根据踏勘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的水利专家迅即与四川省、绵阳市水利专家研究商讨,初步拿出了应急处置方案:紧急疏通唐家山堰塞湖右岸基本连通的低洼沟槽,形成人工泄洪通道,达到降低堰塞湖坝前水位的目的,减轻上下游洪水灾害;采取应急措施防护泄洪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部位,以防人工泄洪通道沟冲刷下切;争分夺秒创造条件,保证人员和设备进场。

5月22日下午,国家防办紧急调拨1万只钢丝笼运抵绵阳,用于衬护进水口和出水口。

据了解,由于水、陆均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打通,只能采取空运方式运输施工人员、机械设备。

目前,长江委水文勘测人员进行了现场查勘,4名武警水电官兵组成的先遣小分队,已驻扎在唐家山堰塞湖坝上,实施24小时值守监测,强化预测预报预警。

贾君洋

原载2008年5月23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