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局长
雨夜,茫茫深山中一束亮光。6个黑影在这孤零零的亮光指引下,穿梭在岩石和断木的缝隙之间。“轰!”又是一次剧烈的震动,6条人影抱在一起,彼此搂着对方的脖子,把头死死地往下压。天地之间,这6人如此渺小,一块板凳大的石块都能顷刻要了他们的命。在这个时候闯入原始森林的边缘,其实他们早已经决定不要这条命了。
“死了我们6个,只要能少死7个人,就是赚!”这是四川省崇州市水务局局长张年福出发前给大家算的账。在这6个人中,他年龄最大。6个人都认为值,因为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能换回上千条命来。于是,他们在汶川地震发生数小时后,就闯进了崇州鸡冠山原始森林的边缘,要到一个“大坝”上去。数小时以前,地震导致了山崩,巨大的岩石倾倒在了崇州文井江上游的河道之中。巨石截断了水流,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水库。凌晨下起了大雨,一旦这个临时水库的积水超量,一定会冲破岩石的约束,形成一股巨大的山洪。届时,文井江沿岸的上千人势必全部被山洪卷走。
现在,他们6个人的任务就是赶在“大坝”崩塌前破坝。
张年福已经50出头了,板寸头,黑皮肤,看起来很精干。作为一个“水官”,他管辖着区内10条河流,其中的金马河还承担着成都外江的泄洪责任。每年汛期,张年福的神经都高度紧张。
5月12日下午,张年福和往常一样来到文井江一大闸,看着工作人员调校大闸。汛期大闸每周必须调校一次,以备上游出现洪水,大闸能顺利开合。
14时28分,老张突然感觉脚下一阵剧烈的震动。随即平稳的水面突然暴涨3米,并掀起巨浪向着岸边的看台猛扑过去。躁动不安的水面左右翻滚着,吓得看台上的人们全部翻倒在地。回过神来,张年福赶紧大喊大闸上的工作人员下来。随后,他们赶紧用自备电源打开大闸,放出蓄水,以防上游会有洪水跟着地震而来。
2001年张年福调到水务局,他从来没遇到过地震,但看过一些关于地震的书。他知道,地震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大坝可能被损坏,河堤可能垮塌……所有防护和分洪设施都可能会瘫痪。那个时候,他手里管着的很多水库都可能成为炸弹,这炸弹威胁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手机不通,大闸断电,他发出了第一道指令:“赶紧搞清楚,哪个地方地震,有好凶?”随后,他赶回了水务局。办公楼被震出了裂缝,一切通信中断。40分钟后,央视播出了新闻:汶川发生地震。
张年福稳定了情绪,工作人员也搬出几张桌子,就在水务局的大院建立了新的指挥系统。他最为担心的是,他手里的那些大坝和河堤究竟被震成了什么样子。
17时许,一个消息传来:鸡冠山乡河道中的水越来越少,到了下游甚至已经干涸!“糟了!”这是张年福的第一个反应。断水一定是上游山体崩塌堵了文井江河道。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可怕的场景:无数碎裂的岩石挡住河道,岩石背后一个巨大的“水库”正在形成。这个时节,文井江的水量是80立方米每秒,要不了多久,那上面就会形成又一个向阳水库。一旦那些岩石大坝被冲毁,一个水库倾盆而下,苟家、万家、怀远的数千人能有多少活下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它决水之前去破坝,先让水流出来。不能再等了。张年福迅速叫来5个人,执法大队大队长、防办主任……这个时候,几乎叫上的全是官。每人一个简易头盔,带的最多的是大量的防汛绳和功率强大的手电。
临行前,每个人都给家里打了电话,不约而同的口径是“今晚事情太多,可能回不来”。只有他们自己明白,真话应该是,“可能再也回不来”。就这样他们奔向了文井江的上游,那里是鸡冠山原始森林边缘,熊猫、金丝猴和野猪的栖息地。
大雨落下,余震也来了几回,有几次滚落的石头差点就砸到了头上。此时,6个人就像风暴中的蚂蚁,执著、亡命地往前走……
第二天凌晨5时,在出发11个小时后,不要命的“蚂蚁们”终于爬到了云顶沟沟头,眼前的景象让张年福惊呆了:两座山隔谷对峙,河道从中而过。此时,河道左边的那座本有两个山头的山生生断了一头,那个断头变成无数碎石跌落在河谷中,形成了一个高达50米的“大坝”。缝隙中不断涌出河水。更为可怕的是,在“大坝”顶端,已经有水溢了出来,“大坝”随时可能被背后的积水冲垮。
他们来得太及时了。6个人迅速分成两组,分别沿着山壁艰难地爬上大坝两边的顶端。爬上“大坝”,展现在张年福眼前的是一个阔达百亩的“悬湖”,无数被折断的大树横七竖八地漂浮在湖面上。
张年福和同事们拽起手中的防汛绳。他们开始破坝!要破坝其实并不难:“大坝”前那些漂浮着的木头是关键,他们只需要不断地拉出那些木头,水就会顺势而下,冲击大坝;只要拉起足够的木头,强大的水流终究会把大坝冲出一个缺口来。
张年福和同事们把自己牢牢拴在岸边的大树上,然后一步步走进“悬湖”,寻找最能够拉起的大树。终于找到一棵,大家把绳子紧紧绑在树上,然后退回岸边,开始一齐拖动大树,回旋的力度越大,“大坝”遭受的冲击越大。一棵,两棵,三棵……6个人足足拉了3个小时,拉起了10余棵大树,终于,“哐当”一声巨响,巨石被水流冲开一个缺口。随后,缺口越来越大,破坝而出的水流像脱缰的野马,向文井江奔腾而去。
6个人终于松了口气,这下真值了。下面的几个乡镇全保住了,那可是上千条人命啊。
但张年福仍不放心,他还牵挂着向阳水库、金马河……最让他得意的是,他还从脑子里带来一张地形图:什么地方垮塌,什么地方能走,什么地方危险,什么地方还留着人,什么地方灾情最凶……凭着这张记忆中的地图,崇州最终成功解救出近千名被困群众和外地游客。张年福用这个证明了自己10余年在山里没有白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从山里捡条命回来,张年福仍没有歇口气。凭着对大山的熟悉,5月14日,他又从山里带出来40多名游客。报纸上大篇报道了游客获救,根本没提这个穿山的人。
昨日,张年福又进了山。这次是一个电站想关闭水闸,请求水利局协助。张年福答应下来,派出20人上去,结果山上确实太危险,队伍停了下来。他又决定自己上去。其实,这是企业的事情。但在老张看来,自己是主管部门,应该去尽这个职。边往山上爬,他还盘算着手里的事,头一件是再次确认安全。然后要把所有毁损工程恢复,“6月30日前,路面的秧子要起来。50万亩田,50万农民。秧子起不来,灾后就难稳定了。”一路算,一路上山,越算越觉得“活路比命长”。
这是他的命,性格已经决定。
肖笑 汤晓初
原载2008年5月22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