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转移

绝地转移

在沈老师陪着遇难者的这一夜,不到百米外的操场上聚集了6400余名师生。因为房屋受损和余震的威胁,他们无处可归,等待救援转移。

水断了,电停了,手机信号全无。学院领导冒着房屋垮塌的危险,到唯一能与外界联络的办公室打电话,向主管领导汇报,向兄弟单位救援。

天下起了雨,又刮起了风。

人们身上湿透,无处落脚。在哀伤和饥寒中,学校迎来了最艰难的一夜。

所有的教师无人离开,都在操场上站在水里,忍着与家人生离死别的伤痛,耐心安抚学生;所有的学生拥抱起来,用彼此的体温相互取暖。

晚上8点,四川省水利厅厅长冷刚带着厅有关负责同志在紧急处置紫坪铺大坝震后工作之余,抽空急如星火般赶来看望师生;夜里1点,水利单位援助的第一批食品和水送到了学校。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晓都等领导闻讯相继赶到学院。

这一夜,教师们把食品全部分给了学生,他们知道,对于风雨中十多个小时没吃东西的学生,少许的充饥显得多么重要。

水工系2007级的辅导员张盈盈,在都江堰的父母的单位和弟弟的学校都传来垮楼的消息后,忍不住痛哭。学生处处长缪勉一忍着难过让她哭了一阵,悄声劝慰:“你是学生的主心骨,你不能哭。”张盈盈抹去了眼泪,去组织自己的学生们。

大雨中,就是这些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熬到了天明。

水、电、通信、住宿……全部遇到空前困难,学校已经不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在余震的觊觎中,数千名学生的生活和转移迫在眉睫。

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建华告诉记者,从那个艰难的夜里开始,一场学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转移全力展开。

在水利厅的紧急应援之下,次日上午,30多辆车开进学校,接送学生。

学生们没有谁愿意离开,面对着一样在困难中的老师们,泣不成声。

车辆还不够,缪老师他们带着学生步行出去搭车。学校说:“要钱给钱,不要钱记下名字感谢!”

难中的人们彼此救助的力量是强大的。一天一夜的时间,到14日早晨,6400多名学生和人员全部转移疏散。

在学校,记者看到了老师们带着感恩之心记下的长长的一串名单和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