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排险避险取得重大胜利
(一)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创造奇迹
唐家山堰塞湖是威胁最为严重、排险最为艰难、国内外最为关注的一处堰塞湖。滑坡体横河方向长612米,顺河方向长803米,坝高82~124米,体积2037万立方米。上游集雨面积3550平方公里,最大可蓄水量3.16亿立方米;下游有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有运输大动脉宝成铁路,有能源大通道兰成渝成品油输油管道,130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高度重视唐家山堰塞湖处置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唐家山堰塞湖除险避险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加强巡视,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不出大的问题。在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危难时刻,温家宝总理三次亲临唐家山堰塞湖现场,对排险避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安全、科学、快速”的指导方针和“主动、及早,排险避险相结合”的处置原则,要求确保群众无一人伤亡。
水利部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实行主动处理,及早处理,科学处理。矫勇副部长、蔡其华主任和刘宁总工程师组织水利专家在余震不断、滚石横飞、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全面查勘。在多次会商、严密分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判定了堰体溯源冲刷的可行性,制定了利用堰体天然垭口开挖泄流渠的工程排险方案。同时,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了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绵阳和遂宁两市及时将受1/3溃坝风险威胁的27.76万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800多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冒着强烈余震、山体滑坡、突降暴雨、堰体渗流、堰塞湖随时可能溃决的危险,克服工期紧、任务重、强度高、难度大、作业面狭小、施工期天气不利等重重困难,经过7天6夜艰苦奋战,开挖了一条长475米、上游段深12米、下游段深13米的泄流渠,完成土石方13.55万立方米,提前超额完成了高方案施工任务。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和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条件下,高强度连续飞行741架次,运送炸药、给养、通信装备等各类物资179.9吨,运送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3142人次;米—26飞机连续作业92架次,运送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集装箱和油料92台套,为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排险奠定了基础。
6月7日晨,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开始泄水。10日11时30分出现了650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下泄流量。11日14时,堰塞湖坝前水位降至714.13米,水位下降28.97米;相应蓄水量从最高水位时的2.466亿立方米降至0.861亿立方米,减少1.6亿立方米。泄流过程中,下游群众无一人伤亡,重要基础设施没有造成损失。经过水流的冲刷,泄流渠已形成长800米、上宽145~235米、底宽80~100米、进口端底部高程710米、出口端底部高程约690米的峡谷型河道。经专家评估,剩余堰体总体稳定,新形成的河道具有通过20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消除了唐家山堰塞湖的特大威胁。6月11日,临时转移的20多万群众安全返回家园。
唐家山堰塞湖成功处置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和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来贺电,称赞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二)其他堰塞湖排险取得重大进展
按照安全、科学、快速的原则,统筹部署、同步推进其他堰塞湖的排险避险工作。从全国水利系统紧急抽调200多位专家组成9个工作组,深入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会同地方水利部门,冒险徒步、空降或乘直升机查勘,同时充分利用卫星图片、航拍、遥感等各种先进技术,及时掌握堰塞湖的基本情况。迅速组织专家对堰塞湖逐处进行研判和风险评估,按危险程度分为4个等级,进行分类处置。对危险度高、危害性大的堰塞湖进行专家会诊,逐一研究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派出10个水文监测专家组,配合地方和部队建立堰塞湖监测点,对高危以上风险堰塞湖实行24小时值守,配备卫星电话等可靠的通信工具,建立预警机制。在人工监测的同时,还利用中科院提供的远程宽带实时摄录像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充分发挥直属单位水利机动抢险队的作用,积极协调武警水电部队、二炮部队和成都军区,全面开展堰塞湖应急排险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在每处堰塞湖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建立了设计、施工、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群众转移、后勤保障协调机制,落实了行政责任、工程排险责任、转移避险责任和监测预警责任,并在媒体上公布责任人名单。指导地方政府,根据水利专家提出的堰塞湖溃坝风险评估及洪水演算成果,确定洪水淹没范围,制定应急转移预案。
为加快推动堰塞湖处置工作,5月29日,水利部会同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四川省堰塞湖排险工作紧急会议,请有关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和设计、施工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对需要应急处置的27处堰塞湖下达了排险任务,逐处明确了设计、施工单位进场时间,要求在6月10日前完成任务。6月12日,水利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再次召开有关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和设计、施工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堰塞湖排险工作会议,对堰塞湖工程排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甘肃省1处堰塞湖已于6月7日排除险情;四川省34处堰塞湖中,31处已排除险情,2处通过工程措施将险情降为低危,1处正在进行工程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