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紫坪铺水库抗震救灾
15日清晨,在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值班室小睡了1小时的我们,被一次轻微的余震叫醒,于6时30分赴紫坪铺水库采访。紫坪铺大坝的安全,对下游成都平原有生死攸关的影响。尽管我们到达后已经连夜在第一时间发出了紫坪铺大坝稳定安全的稿件,但作为这次抗震救灾的主战场之一,紫坪铺大坝现场依然是报道重点。何况,紫坪铺大坝,还是通往汶川灾区的陆路所在;而水库,则是目前唯一打通汶川灾区交通的水路所在。
上路之后,随着前行,街头的抗震棚越来越多,救护车越来越多,解放军越来越多,医疗站越来越多,路上大部分的车里,全部响着四川广播电台的24小时救灾报道。临近都江堰,断壁残垣逐渐频繁出现在视野中,空气中弥漫着灾难的味道,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们在街头生活。基本是从都江堰开始,到紫坪铺一线,所有的路程全部是灾难和救灾的景象。任何一分钟都在救灾的时光隧道上飞驰,时间就是生命。
所有的印象告诉你: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了救灾。万众一心,在此时是最确切的定义。
紫坪铺大坝巍峨在目,泄洪洞已经打开,奔腾的库水喷涌而出,在减轻大坝的压力。库容11亿立方米的水库,现有3.4亿立方米水。
坝底到坝顶的公路上,已经拥堵。军队、医疗、救援等各种队伍和车辆,都在焦急等待向映秀、漩口到汶川一线进发。我们徒步走到大坝顶部,看到坝顶的护栏已经在地震中损坏,但这只是表面设施的损坏,大坝经认真检查分析论证,结构稳定安全。
在坝顶终端,我们看到了设在帐篷中的大坝现场指挥部。这个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是在震后20分钟即赶到了坝顶开展工作的,四川省里也在随后即刻成立了指挥部。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正率工作组在此开展工作,和指挥部一起监测检查,日夜不辍。
要不是有人介绍,四川省水利厅的冷刚厅长和胡云副厅长、紫坪铺公司的李洪总经理很难让人认出来。他们满面灰尘,形容憔悴,都穿着一样的工作服,泥巴裹满裤腿,往来忙碌。不一会儿,驻扎此地的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永祥走过来,也是一样的状态。“三天了,今天早上才洗上脸。”许多人都这么说。
这三天,他们手中、心中一直在操劳的大事,保证了四川省震后水利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影响社会安全的问题,成都市的水没有断过一秒钟。而且,水利部门的工作为整体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援助。其中,就包括最早打开汶川灾区交通的水路重要生命通道。
用现场一位水利工作人员的话来讲,赶过来为了救灾,但没想到,“水利成了主力军”。
工作组和水利部门得到了郭永祥副主任的高度评价。
一切救援工作还在这个时空川流不息,我们随后赶到水库里的冲锋舟码头采访。
路上,我们看到,在大坝旁通往汶川灾区的陆路上,不断有救灾队伍徒步开进;也陆续有受灾群众走出,随即被等候在此的大巴车和救护车送往后方。
马加
原载2008年5月20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