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要紧——辽宁水利抗震抢险队勇救遇险群众亲历记

救人要紧——辽宁水利抗震抢险队勇救遇险群众亲历记

时间:2008年6月6日13时16分

地点:四川省德阳绵竹市拱星镇白溪水库

人物:辽宁赴四川抗震救灾抢险队副总指挥彭贺志,抢险队队长宫凌杰,总工徐同印,中国水利报社记者罗兆军,司机张继利,河南水利抢险队的同志

“轰——”

“快来人啊,有人被埋了!”白溪水库旁边的农家乐饭庄,传来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呼救声传到了水库坝上,正在查看水库险情的我们,闻声向出事地点跑去。

原来,汶川大地震使这个农家饭庄只剩下了几面墙壁,当天,当男主人正在拆除这些残垣断壁时,这些墙壁突然再次垮塌下来,将他埋在了下面。

厚厚的水泥墙体裂成了几十个碎块,旁边,一个农村妇女蹲在地上,两眼发直,无助地哭喊。

“快救人!”彭贺志大喊一声,顺手抄起了一根碗口粗的圆木,撬起了一块厚厚的水泥板。有着多年抢险经验的宫凌杰,指挥大家先将最上面的水泥板清除。徐总一边搬着水泥块一边喊:“下面的人挺住!”我和闻声赶来的河南水利抢险队的几个同志,也加入了抢救的队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下面埋着的人是生是死,没有人知道。没有工具,大家用手拼命地在废墟中扒着,手被划出了血,磨破了,但没有人退却,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终于,一只脚露出来了,然后是身体、头部。一个血淋淋的人呈现在我们面前。“他还活着!”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我们快速把他抬放在了门板上。

“快,叫车送医院!”宫凌杰对那个女人喊。女人哭哭啼啼地说:“电话打不通。”“用我们的车,快!”旁边陪同我们查看水库险情的绵竹市水利局的同志说。大家迅速把伤者抬上了车,汽车向绵竹市疾驰而去。

后记

此刻,我突然醒悟过来:我忘记拍照了。甚至,我没有记下这个伤员的名字,作为记者,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对于记者来说,此时是救人还是采访,是一个难题。在大学时,老师曾经问过我们:如果在突发性灾难到来时,作为记者,你是先拿起相机拍照,还是先伸出援助的手?

我失职了,作为记者,我没有记录下当时抢险的人们英勇的一瞬。但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也许,这只是汶川大地震中微不足道的一次救援,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当中。因为,它不仅让我看见了同行们在危难前的冷静和勇敢,更让我找到了困扰许久的问题的答案。

罗兆军

原载2008年6月13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