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一切代价让灾区群众喝上干净水

不惜一切代价让灾区群众喝上干净水

“5·12”汶川地震和“5·27”宁强余震造成陕西省40个县城供水设施和1620处乡村饮水工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使164万人口发生饮水困难。针对供水建筑物受损数量大、损坏程度各异的具体情况,水利厅立即要求各县水利部门对受损供水设施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同时邀请有关建筑专家,深入灾区,对供水设施受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解决办法。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行动,按照要求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排查,摸清了工程受损情况。宝鸡市由水利局牵头,邀请监察局、审计局参加组成农村供水专家联合鉴定组,分成3个小组,集中对全市10个县区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鉴定评估,提出立即爆破、限期拆除、维修加固等鉴定结论,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和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对群众来讲,解决饮水问题是稳定震灾区社会的关键措施。省水利厅供水处全力以赴,所有干部职工连续作战,核查灾情,协调资金,安排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省财政安排了2500万元应急供水资金,并迅速把资金下达到应急供水项目上。灾区各级水利部门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组织精兵强将,迅速开展供水设施修复工作。澄城县县城供水一级站水池在地震中裂缝渗漏,水利部门迅速行动,在灾害发生24小时内,采取抢修破损管道、加强灾害巡查等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同时采取定时供水方式减轻蓄水池和管道压力,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吃水问题。针对地震造成全县10座水塔倒塌、39座受损,6.2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发生困难的情况,旬邑县财政拿出300万元,由县水利局尽快组织实施灾后应急供水系统修复和重建,3天内落实了应急供水措施。勉县同沟寺供水工程水塔在地震中严重倾斜,对附近学校造成威胁,当地政府当机立断,立即拆除了20多米高的损毁水塔,同时采用安装管道加压泵、定时供水等措施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吃水问题。宝鸡市金台区有25个村的饮水设施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区委、区政府不等不靠,及时制定救助方案,由政府出资53万元,首批解决了11个村庄的吃水问题。宁强县主动跟进,灾民安置点到哪里,临时供水管道就铺设到哪里,使数十万灾民有了基本的饮水保障。

王辛石

原载2008年6月5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