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除险排险取得显著成效
(一)2000多座震损水库无一垮坝
从全国水利系统紧急抽调140余位专家,组成10多个工作组,会同地方水利部门,在最短时间内摸清了震损水库出险情况。针对不同险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抢护措施,特别是对所有高危以上险情水库,全部降低水位或腾空库容。组织全行业甲级勘测设计单位200多名骨干力量,组成18个设计工作组和1个设计指导组,开展水库抢险设计工作。调集1200多名水利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带施工设备组成机动抢险队伍,实施水库应急抢险。协助地方政府逐库落实震损水库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制定下游群众转移避险预案,落实预测预报预警措施,做好安全度汛工作。经过艰苦奋战,全国2473座震损水库已全部降低水位运行,应急除险工作进展顺利,四川省1803座水库应急处置工作全部完成,所有高危以上险情水库都制定了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专人监测巡查。
在特大地震中,距汶川震中仅17公里的紫坪铺水库大坝局部受损,泄洪设施一度不能开启,4台发电机组全部停机。紫坪铺水库蓄水3亿多立方米,直接危及成都市11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专家组认真查勘大坝受损情况,科学制定抢险保坝方案,组织人员迅速检修并开启2号泄洪闸和冲沙闸。经过全力抢修,5月18日晚实现机组上网发电,5月20日1号泄洪闸成功开闸放水,水库恢复正常运行。在紫坪铺大坝抢险的同时,调集防汛冲锋舟45艘,于14日清晨开辟了从库区到映秀镇的水上生命通道,累计运送抢险人员2万多人。
(二)800余座水电站成功排险
紧急派遣水电工作组,会同电监会等有关单位对岷江、嘉陵江、沱江上中游重灾区重要水电站险情进行实地排查,指导地方政府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和高危区群众转移避险方案,安排专人进行巡查,督促地方政府公告出险水电站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名单,落实预报预警措施。同时,要求流域机构分省包干,指导、协助地方排查、评估和处置水电站险情。
及时对紫坪铺水库上游15座可能构成威胁的水电站逐一进行核查,对其中9座出险水电站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处置意见,指导督促排险。针对映秀湾、太平驿等水电站出现漫坝或漫闸的严峻险情,与电监会、武警水电部队和国家电网公司、华能集团等业主单位共同努力,通过空运柴油发电机成功开启了太平驿水电站泄洪闸,手动提起映秀湾泄洪闸,使9座出险水电站先后排除险情。截至6月10日,全国822座震损水电站已全部排除险情。
(三)上千公里震损堤防无一决口
针对出险堤防量大面广的特点,迅速组织拉网式排查,每天滚动上报堤防险情。协助四川省对北川以外的495处震损堤防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监测责任人进行公告,对重大和较大险情堤段逐项落实应急处理措施。甘肃、陕西等省也对震损堤防及时进行了应急处理,制定了度汛和人员转移预案,落实了监测预警措施。目前全国震损堤防已基本完成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