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水利厅迅速做出反应:5月12日17时,发出紧急通知,对全省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防洪抗震保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13日凌晨,迅速成立了甘肃省水利厅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之后,又成立了堰塞湖、水库大坝、水电站、饮水工程、河道堤防、淤地坝6个专业工作组和1个技术专家组,分工负责震损水利工程的抗震应急和技术支持工作。

大地震造成徽县嘉陵镇下游1公里处山体大面积滑坡,阻断嘉陵江形成堰塞湖,压埋了正由此经过的油罐列车并起火,严重威胁着上下游村庄、公路和铁路的安全。5月13日凌晨,甘肃省水利厅厅长许文海带领有关人员和水利专家组奔赴堰塞湖现场指导抢险救灾。越野车奔波在崎岖的道路和大山之间,不断的余震和滚落的山石,使工作组的老专家呕吐不止。上午9时,许文海一行到达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在滚滚的黑烟中察看现场,分析影响趋势,提出处置意见和抢险建议,配合铁路部门和部队官兵排险。同时,甘肃省水文局在堰塞湖上下游分别设立了两个水情监测断面,随时提供水情信息。国家防总、水利部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于13日晚抵达徽县,帮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经过兰州军区某部官兵及中铁十二局职工的昼夜奋战,宝成铁路109隧道于5月24日10时恢复通车,铁路抢险时搭设在泄水槽上的便桥被拆除,堰塞湖滑坡体清理进度加快。截至5月30日16时,已累计清运碎石约1.26万立方米,泄水槽宽度达到20米、深2.6米,堰塞湖蓄水量降为36万立方米。自5月16日以来,堰塞湖水位已累计下降208厘米。

巨大的地震,使甘肃文县碧口水电站、汉坪嘴水电站和西和县黄江水库出现险情。按照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紧急部署,甘肃省水利厅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抗震应急保安措施,确保水库安全。5月13日、15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工作组,黄委专家组深入到碧口、汉坪嘴、黄江3座水库现场察看险情,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5月12日以来,3座水库按最大能力持续泄水,水位和蓄水量已大幅下降。碧口、汉坪嘴水库维持在水电站单机运行水位,承担陇南灾区供电任务;汉坪嘴、黄江水库水位已降至死水位以下。

大地震以来,甘肃省水利厅已向灾区派出水库安全、农村供水、河道堤防、水土保持、农村水电、水文测报等方面的工作组24个,发出应急处置、安全监测、损失核查、恢复重建和预防次生灾害等方面通知42份,向上报送专题信息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