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心系民生

以人为本,心系民生

水利关乎民生。“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是水利人的职业理念和神圣使命。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人失去了亲人,更多的人被迫撤离家园。地震造成的水利工程设施严重损毁和数量众多的堰塞湖,仍威胁着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地震发生后,受损的水库、水电站、堤防、涵闸等水利设施以及堰塞湖能否安全度汛关系着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这些设施一旦排查或除险不及时,就有可能因垮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距震中只有20多公里的紫坪铺水库备受关注。紫坪铺水库大坝如果出现重大安全问题,下游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和都江堰市乃至成都平原都将遭受灭顶之灾,也会直接影响抗震救灾进程。矫勇同志心系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带领专家组的同志于5月13日清晨赶到紫坪铺大坝现场,会同四川现场指挥部的同志们对工程各重要部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检查,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评估,认定大坝结构稳定、安全。对大坝地震后的状况进行会诊后,采取了相应的排险保安措施,确保紫坪铺水库大坝的运行安全,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紫坪铺水库不仅经受住了特大地震的考验,而且在保证成都市供水安全以及转运汶川、映秀救援队伍、物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水利组组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永祥动情地说:“紫坪铺水利枢纽是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最重要的工程,水利部工作组求真务实,高度负责,业务精通,工作有力,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部接连作出紧急部署,要求尽快全面掌握震损水利设施情况,及时对险情进行分析研判,组织专家逐库、逐站制定应对方案,对存在垮坝风险的工程尽快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大地震造成了城乡955万人饮水困难,水利部心系灾区民生疾苦,迅速组织工作组、专家组,加紧做好灾区供水重建的技术方案,积极组织饮水设备的供货和调运,保障灾区群众尽快喝上放心水。水利部农水司司长王晓东、水资源司司长高而坤、中国灌排发展中心主任李仰斌等有关司局、单位的领导带领由专家组成的供水保障组赶赴地震灾区,指导和协助地方对供水设施损毁情况进行排查,了解灾区应急供水需求,确定重点工作区域,组织力量抓紧修复受损供水设施,帮助地震灾区尽快恢复供水。国家防总、水利部于5月16日、18日下发两个紧急通知,要求四川加大核灾力度,迅速摸清供水设备损毁情况、应急设备所需数量等,为制定应急供水方案和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堰塞湖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大地震造成灾区山体大面积滑坡,阻塞河道,壅水形成了一些堰塞湖,对河道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处置不当,将带来灭顶之灾。水利部多次发出紧急通知,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徒步进入深山峻岭间,对多处堰塞湖进行实地查勘,结合航空巡查、卫星遥感等方式,想方设法弄清楚堰塞湖堆积体的规模、结构、蓄水量以及上下游影响范围和人员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除险方案和受威胁群众转移的预案。对已经核实的堰塞湖,帮助地方建立监测站,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存在高危险的堰塞湖,及时采取排险措施,按照预案组织群众向安全的地方转移,确保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无论是全力保证工程安全、妥善处置堰塞湖险情,还是全力抢修供水设施、抢运供水设备,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整个救灾工作始终贯穿着水利人“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