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保障灾区供水安全

切实保障灾区供水安全

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供水设施遭受严重损毁,数百万群众吃水困难。早日让灾区群众喝上安全水,是水利人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保障供水安全责任重大。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着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的要求,水利部先后派出30多个小组奔赴灾区协助地方开展工作,向灾区调运大批应急供水物资和设备,调集数支供水抢修队,夜以继日抢修严重震损的水厂和供水管网设施,并组织送水车为重灾区群众应急供水。在水利部党组、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下,通过水利部门与各有关单位的通力协作,基本完成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抗震救灾应急供水保障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农村应急供水任务。抗震救灾应急供水保障工作由前一阶段的大量依靠送水和临时性措施,转入以工程措施为主,但是灾区供水保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切实保障灾区供水安全,就要在摸清城乡供水工程损毁情况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抓紧震损水厂、供水管网设施的抢修,逐步提高灾区供水保证率。加快对现有供水工程设备的修复,尽快恢复供水能力。

切实保障灾区供水安全,就要对已经解决应急供水的,按需求计划,做好小型、便捷的供水处理设备的采购供应以及药物消毒处理。根据灾区农村居民临时安置规划,解决好新建居民安置点的供水问题。

切实保障灾区供水安全,就要密切关注灾区城乡水源,尤其是集中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加强与建设、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合理布设监测站点,配备监测设备,做好城乡水源地以及供水点水质监测工作,确保灾区供水水质安全。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地表水,更要严密监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切实保障灾区供水安全,就要解决好因堰塞湖风险、余震等出现的新的转移人口的饮水问题;解决好偏远山寨的饮水问题,重点指导和帮助群众搞好消毒;解决好返乡群众的饮用水问题。

保障灾区供水安全,是灾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竭尽全力,就能打好这场保障灾区供水安全的攻坚战。

苏冠群

原载2008年6月3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