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谈在唐家山堰塞湖的经历
2025年09月26日
轻谈在唐家山堰塞湖的经历
5月18日那天,他从绵阳赶到成都,参加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方领导小组组长、副部长矫勇第一次在成都组织水利专家针对唐家山堰塞湖的会商。晚8点,他一到成都,就直奔会议室。整整4个小时过去了,深夜12点半,终于得知他们的会议结束了。那天因为实在是不忍心,加上他还要准备许多数据和方案,供领导们第二天决策,我们前后只聊了20来分钟。他跟我讲述了5天来的经历,也讲述了他对堰塞湖的初步认识。
这次我们想抓住机会好好跟他聊聊。一进门,我先看到地上一堆脏衣服、满是泥土的皮鞋、球鞋和袜子。
杨总天生肤黑,圆脸,圆眼,一笑很真诚很和蔼。他明显比我18日看到时更瘦了,但眼睛依然有神,只是布满了血丝。
“没你们想象的那么苦吧?我这经常在工地待的人,没什么感觉,不就是工地住的是房子,这里堰塞坝上住的是帐篷。”一见面他就“摆起老资格”。
他和水利部总工刘宁及另外4位专家住在一个帐篷里,第一夜是直接将一床棉被一半铺在堰塞体的地上,一半盖身上。第二天起来发现被子潮得一圈水印。衣服也是湿的,风一吹,还真是冷。第二天晚上铺了一层帆布才好多了。
他从5月13日就来到绵阳,中间只去成都汇报过一天,直到现在,他不曾离开过绵阳。特别是5月18日以后,他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方案的组织设计和实施工作中。
他差不多每天要记一下那个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日志。把当天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大致记一下。忙得没空时,他就第二天再找时间补记。那样的日志,他记了厚厚的大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