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德阳人”
来到灾区,无论面对何种艰险,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各工作组都冲在最前面,以解决当地水利存在的问题为己任,忘我工作。用德阳工作组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了灾区人民,我们都是德阳人”。
默默无闻,不畏艰辛,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些话语不仅仅是用来形容解放军战士的,在一线的水利人也同样做到了。我们一起听听来自灾区的声音。
“工作组对灾区的支持,增强了我们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信心。”德阳市水利局局长徐广渊,一位地震重灾区的水利人如此说道。“这次地震,对德阳水利工程和水利工作影响都特别大。工作组来之前,大家心里没底,大量水利工程损毁和堰塞湖的形成,让我们除了抓紧时间抢险以外,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工作组的及时到来,有力的指导和巨大的人力支持,帮助我们解决了灾后地方水利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不论是堰塞湖巡查,水库、水闸排查,水利部专家都与我们并肩战斗,对解除堰塞湖危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作组及时发现了很多当地没有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了解决方案加以解决,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保证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徐广渊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工作组在这里,所有工作的进展都将延后,一旦出现漏洞,将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多方联合救灾,是前方工作组的特点。徐广渊说道:“工作组在协调部、省、市、县抗震救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有效整合了抗震救灾的力量和资源,极大提高了抗震救灾的效率。”
“工作组深入一线,不惧险情,严谨、细致、踏实、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徐广渊对此由衷地敬佩,“工作组带来了高效率的组织领导和高水平的专家。这么齐全的各方面水利专家,平时我们请都很难请到。工作组的到来,给了我们难得的机会,这为下一步灾后重建、恢复水利设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将立即开展对水利工程的抢修、维护和整治工作,全力保证今年的农业生产和度汛安全。”
跟随工作组考察过堰塞湖的绵竹市水利局副局长卢招才,对工作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非常敬佩,他说:“由于余震不断,山上的巨石随时会滚落下来,考察堰塞湖是非常危险的,上游流量变化频繁,一旦发生险情,跑都跑不掉。但是,工作组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无论是在堰塞湖,还是正在抢修的堤防,常常能看到工作组在现场督促巡查的身影。当地群众都说:“有了这些专家,我们就不怕有大水了。”就连运送饮水设施到绵竹来的加拿大人威尔士·诺米顿和阿米尔·阿兹米,通过短短3天的耳闻目睹,也认为灾区水利工作组的工作非常到位,并且对水利部门解决目前水利工程危机的能力充满信心。
欧阳光
原载2008年6月7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