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师的真知灼见
5月16日夜,我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一道在成都集结,这时看到了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是我熟悉的设计大师徐麟祥。听说他与长江设计院总工杨启贵、江务局副局长王威等,在地震的第二天,就从武汉到重庆再转车到了离灾区最近的绵阳,是很早进入地震灾区的水利专家,也是年纪最大的专家。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一位72岁、满头白发的长者,与所有水利专家一起,面对众多的震损水库和堰塞湖,不由让人心生敬佩。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餐厅又看到了他。大家都在说昨晚在房间里感觉到晃动,问他什么感觉,他说:“我可能反应迟钝吧,没感觉。”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18日晚,我终于有机会听他讲述到灾区5天来的经历。
12日下午,我和一些专家正在长江委开技术讨论会,讨论到三峡工程的防震问题时,有人说:“哎呀,我心脏不舒服了。”又有一个人说:“怎么,我也有点不舒服。”接着会议室就开始有晃动,大家很快反应过来,是地震。晚饭后,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四川汶川地震的新闻。当晚10点多,长江设计院总工杨启贵打电话问我身体怎样,我说还是那样。他就征求我意见,能不能去灾区?我说,去吧,我身体还行。放下电话,我征求老伴的意见,这次老伴很爽快地说,去就去吧。以往我去工地,她总是嘱咐我早点回来呀什么的,这次她却没有说这样的话。我准备了几件换洗衣服,带上了常备的降压药和安眠药。
13日早上8点,我和杨总他们一起出发了。当时成都机场关闭,我们只好先飞到重庆,在重庆,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的车把我们一行送到了绵阳。晚上7点,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我们冒雨查看了沉抗水库。这座建成于1999年的大型水库,地震后出现了多处裂缝,有的裂缝开裂得可以伸进一只手。当地政府担心这样的裂缝会给下游人民带来危害。我们当即建议,先降低水库水位,让大坝保持稳定,然后抓紧时间对震损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弄清情况,再采取措施。
回到绵阳市区,我们却找不到住的地方,因为所有的酒店、宾馆已经暂停接待。最后我们找到了长虹集团的长虹大酒店,接待的人说,你们要不怕震,就在一楼大厅打地铺睡吧。我们也只好在大厅里打的地铺上睡觉。那时外面的雨还没有停。我吃了降压药和一粒安眠药就睡了,睡到半夜,我听到他们说地震了,接着就有人往外跑。我坐起来看了看,好像还好嘛,我们专家组几个成员相互看看,就又睡下了。因为我们做水利工程的,还有点地震方面的常识。一般一个大的地震后,余震不会超过最初级别。宾馆是框架结构,不必有太多的担心。
第二天,我们又看了两个水库,都是小(1)型的。我对我们国家的病险水库是这样认识的:凡是20世纪50年代、70年代(60年代“文革”)建的水库都容易出险。那个时期,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许多水利工程在修建时不尊重科学,不尊重技术人员,有的水库连图纸都没有。从我这几天看到的水库情况来讲,一般小型水库的管理都很差,有的水库管理员平时连人都找不到;中型水库相对管理得要好一些。16日,我们到了成都,紫坪铺开发公司请我去看一下大坝受损情况,我到现场看了之后感觉还好,在听到开发公司采取的一系列有关降低水库水位等应急措施后,我觉得他们的那一套方案是可以的,加强观测和防渗的处理措施也是基本可行的。我认为,在这一系列措施下,局部受损的紫坪铺水库不会影响都江堰以及成都的安全。
长江委主任蔡其华15日晚赶到绵阳和我们会合后,一直很关心我。本来我还想去看几个水库,但他们不让我去,担心山路难走,怕我吃不消。我仔细想想,也就没坚持去了。我是来参加这样一个救灾的,我不想因为自己出点小问题,给大家添麻烦。给大家添麻烦是会影响这里的工作的。就是让人搀扶,我也不需要。
这次灾害也让我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国家有许多病险水库,在病险水库的治理中,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对每一个病险水库都拿出很多钱去整治,有些水库很多年都没有用了,有的都淤死了,能不能做报废处理,把它拆掉,以免后患。二是我们水利工程设计方案、设计规范是否应从这次地震灾害中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便将来修改我们的设计规范。
5月18日,在都江堰陈雷部长主持的会商会上,我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当前一些农民觉得水还是很宝贵的,想存点水留着明年春灌用。我觉得部长听进去了,他在后来总结讲话时说,现在降低水位是为了保生命安全,如果明年因为水库没有蓄到水而影响春灌的话,国家会考虑补偿的。我听了这个话觉得心里踏实了。
在与徐大师交谈的40分钟里,他的手机响了两次,一次是他的老同学问他是否安全,以及有关水利工程方面的情况。另一次是他的女儿,问他所在的地方是否安全,然后说了很多叮嘱的话。徐大师说:“女儿听说我来了一直都责备,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去这么危险的地方。本来蔡主任让我今天回去的,票都买了,但现在因为有些情况还需要我留下,这不家里人以为我应该到家了,结果我又留下了,他们不放心就打电话来。我已经打电话告诉老伴了,她这次跟以前不一样,也不说早点回来之类的话。”
我20日晚赶到绵阳采访时,又在长虹大酒店门口碰上了他,他背着个小包,说到附近转转。他告诉我,他今天去北川了。停了一会儿,他说:“惨不忍睹,看得我这心里呀,好难受。我带了相机,但我没敢拍。”他哽咽一下,将目光转开。当我问他此次到绵阳来的目的时,他说来看一个很大的堰塞湖,提了一些措施和方案。
徐大师是个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他说那个时候,长江委也派出专家到唐山去帮助解决水库的除险问题。但是今天不同了,长江委能来七八十个年富力强的专家,在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深入每一个受灾地区,对众多的水库迅速展开震损情况排查,向地方政府提供抗震救灾技术保障,说明我们国力增强了。中国人在这场大灾难中空前团结,令人振奋。同时,国家这次对生命的高度重视和尊重,特别让老人感慨不已:“中国,了不起!”
李真
原载2008年5月22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