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部署 全力抗灾

紧急部署 全力抗灾

灾害骤袭,多地蒙难,巨大的伤痛从西南方蓦然抽紧了中国人的心。

党中央、国务院迅疾反应。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总理随即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猝不及防的灾难,使许多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一个拐点。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应急行动。正在既定轨道上行驶的各种有关力量迅速转向抗震救灾。

水利部立刻启动抗震救灾应急响应。出访的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地震发生后1小时即致电副部长鄂竟平部署相关工作,并中断访问,紧急回国。鄂竟平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动员部署,副部长矫勇、总工程师刘宁率组建的专家组,赶往四川灾区。

水利工程震损情况和抗震救灾工作,将直接决定人民群众是否得以安全,免于危殆。而位于都江堰上游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上邻震中汶川,下临成都平原,其震后安全,对下游人民生死攸关。

“到紫坪铺去!到震后水库、堤坝去!”是水利部同志们的第一反应,也是水利人的首要职守。

矫勇和刘宁星夜取道重庆,穿越灾区,直赴距震中仅仅17公里的紫坪铺大坝。清晨到达后,即刻会同四川省和省水利厅有关负责同志组建成立现场指挥部。

同一时间,水利部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部长陈雷任总指挥,副部长鄂竟平,中纪委驻水利部纪检组组长张印忠,副部长矫勇、周英、胡四一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工程抢护、水情测报、专家指导、灾后重建、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7个组,向四川派出6个工作组,分片负责成都、绵阳、阿坝、遂宁、广元、德阳等6个受灾较重的市州,同时派出水文、供水、水电3个专业组和设计指导组,加强专业指导。

这时的紫坪铺,坝体出现裂缝,建筑物墙体发生垮塌,局部沉陷,电站机组全部停机。

下午,水利部第二批专家组赶到大坝,全面的安全检查又一次进行。矫勇带领专家们下厂房上飞机,查大坝观水情,不顾余震连连,阴雨绵绵;并且会同省市水利部门、防汛部门部署调拨冲锋舟,紧急打通了通往映秀的水上救援通道,为汶川救援开启了生命之门。

紫坪铺公司职工冒着生命危险,检修并成功开启2号泄洪闸和冲沙闸,降低水库水位,减轻大坝压力。此后,矫勇副部长与四川省有关负责同志联合签发通告,宣布紫坪铺大坝结构稳定、安全。

大坝稳,人心稳。这份通告,凝结的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智慧和勇气。

此后的事实证明,紫坪铺大坝确实承受住了巨大的考验,保障了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用水安全。18日19时52分,紫坪铺水利枢纽实现机组上网发电;20日,1号泄洪闸成功开闸放水,水库恢复正常运行。

事实也证明,水利抗震救灾的第一份答卷通过了考试。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水利首战中就已经展现。

然而,这次考试不过是一场初试。

四川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水利工程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灾区共有2473座水库、822座水电站、899段1057公里堤防因地震发生损毁,形成35处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损毁供水工程7.24万处、供水管道3.65万公里,造成供水系统大面积瘫痪,给灾区群众饮水带来严重困难。

15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在原有八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增设水利组,水利部部长陈雷任组长。水利组具体负责三项工作:一是水库安全;二是河道内因灾害变形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三是解决饮水问题,保证水的供应。

陈雷部长致电灾区各省(直辖市)水利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嘱托他们务必做好辖区内震损水库(水电站)的险情排查工作,制定安全度汛预案,确保不发生溃坝等重大灾情。他要求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打破流域管理界限,直接分省包干,全力以赴指导、帮助做好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各位部领导随时赴灾区现场指导工作。水利部许多老领导非常关注水利抗震救灾并给予关心指导。

为协助四川省,水利部成立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担任组长,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四川省水利厅厅长冷刚、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和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任副组长。其后,前方领导小组和四川省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合署办公,组建四川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堰塞湖组、水库电站组、供水保障组、河道堤防组共5个工作组,后增设设计协调组。指挥部从水利部和各水利单位抽调人员,迅速到位开展相应工作。

全国水利行业精英力量迅速集结,老中青群贤毕至,设备物资八方支援,全系统踊跃捐款。1780名各方水利精英,组成80个工作组、46支应急抢险抢修队、91个设计组分赴灾区;3881台(套)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深孔钻、柴油发电机组等大型施工机械和应急设备送抵灾区;100艘冲锋舟、50只橡皮船、3万多件救生衣、1万个钢丝网兜等防汛物资投入灾区。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1.3亿元,交纳特殊党费、团费7786.68万元,捐赠各类生活用品以及机械设备约折合2568.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