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规律与艺术规律的纵横,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交织
众多影视作品都是“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相结合。但艺术规律必须遵循现实规律,对外宣传国家新形象,对内培养国内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艺术与社会生活、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艺术与上层建筑其余部分,包括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影响艺术创作的风格、选材内容及表现形式。
电视剧《换了人间》是一部历史题材类型的影视作品,对于这部作品来说就不可以像偶像剧一样依赖“娱乐”和“戏说”而生存,而应当以使受众在视觉观赏的同时了解和理解历史,进而借鉴历史而品鉴当代为己任,无论从人物设定、情节设计,还是结局展现上,都离不开客观历史事实,都不可以违背现实规律,这是基于历史的真实再创作。如果忽略、远离和轻视历史的真实,去追求高度娱乐化的享受与传播利益的话,这类型的电视剧作品也就失去了“历史”借鉴意义和价值,失去了存在于世的价值。
电视剧艺术的表现除开剧本元素的设计外,还有依托剧情的场景设计、服化、道具等的应用,在电视剧《芝麻胡同》中,解放后的中国实施国营经济形态,严振生的酱菜铺子由个人经营转变为公私合营,这个剧情交代后所有人物的服化、道具都发生了变化,后院工人都穿起了统一的工作服装,办公室也有了相应的国营经济体制化的办公模样,在这种艺术化直观的视觉呈现中,让受众体会到当时中国解放后经济模式的变换,然而这些是电视剧成功塑造中国形象的关键,想象当时公私合营后,工人依旧穿着长袍马褂去泡酱菜,不禁会让受众一头雾水,现在许多基于玄幻IP的穿越剧无非就是将这种元素的混淆来引起受众的兴趣,但我们说,一部电视剧的存在,不单单应该具备艺术价值,更应具备其传播价值,向受众传播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很重要。一切的真实都应符合生活的逻辑。
电视剧编导应在“事实真实”与“逻辑真实”中去研究艺术表达的规律,不能一味地去构造一个大众消费型角色,要通俗化而不能庸俗化。电视剧《大江大河》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这部电视剧在基于现实时代的背景下,勾画了丰富的艺术空间,一个包含曲折离奇故事的村落,一群经历坎坷人生的农民。然而无论从情节的设计,到演员的演绎,也都离不开现实规律对于艺术规律的约束。
电视剧《共和国血脉》基于历史事实,故事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成建制改编为石油师,坚定踏上为共和国寻找“血脉”之路展开。石兴国和战友们从“石油门外汉”一路拼搏奋斗最终成为“石油模范”“石油骨干”,彰显了解放军武能驰骋沙场,文能建设国家的光辉形象。这部剧因精良的制作及热血的主题受到关注,首播实时收视率在同时段电视剧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观众也给予了良好的反馈,不少网友追剧并点赞这是自己看过最真实的年代剧,更有观众在看到剧中人物不断奋斗的故事情节直呼“很燃,很热血”。这种正能量已经溢出荧屏,带来了一种现实的感召力。[31]
现实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艺术规律也是相对稳定的,一切文艺活动都受到现实规律的制约。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艺术规律,才能在艺术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为艺术的繁荣开辟广阔的前景。电视剧的存在为现实提供了一个艺术记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导演可以尽情依据生活题材进行创作,但还是要达到现实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交织才有意义。一部电视剧如果抛开了自身价值而只是泛泛而谈,那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21世纪传播速度的加快与融媒体平台的多元化,使得受众的需求变得更加难以迎合,越来越多的口水剧和消遣剧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那些剧除开演员自身的粉丝效应和剧情的简单无脑外,观赏价值也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