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时代前列的“进步人”与改革者

二、走在时代前列的“进步人”与改革者

20世纪80至90年代,辽宁报告文学不断繁荣,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如徐光荣、李继伦、田永元、吴文伴、张琳等。这一时期,中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入跨越式发展,辽宁工业生产也进入快速发展和进入改革转型并承受阵痛阶段,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走在时代前列的“进步人”形象。

李继伦的《淘金人》为各领域的工人作传,他塑造了许多工业领域的“进步人”形象,他们是新生活的缔造者,听起来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有“农艺师、畜牧师、育种专家、育苗专家、自学成才的超轻型直升机设计师、面点师、地震测报专家、柳编能手”,等等,他们积极地工作,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他们积极进取的姿态正是辽宁工业蓬勃发展的缩影。田永元的《神仙王国里的酸甜苦辣》以火车司机所特有的激情讴歌着他身边的铁路英豪,展现一派粗犷、阳刚的气势。

而吴文泮的《跋涉者的足迹》以丹东汽车改装厂顺应市场行情,产品更新换代,上“黄海”大客车,摆脱工厂生存困境为脉络,写改革引导的方案乃至观念之争。又根据丹东汽车改装厂升格为丹东汽车制造厂,而“黄海”大客车在1983年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的事实,作者真诚地赞美了改革者为时代所赋予的各种品质。

徐光荣的《魂系金杯》,选择的报告对象是全国第一个租赁企业金杯汽车公司,而全国第一个倒闭的沈阳防爆器材厂则是由它的上属金杯汽车公司决策出笼的。有如此敢为天下先举措的报告对象,其业绩的本身即会激活报告者价值观念的惊动,而不仅仅去写改革者砥砺意志、历尽坎坷。所以,作者不去苛求胜利者,把金杯公司总经理赵希友的风险尝试与经验进行展示时,实际上也是在提供与读者对改革进程的回顾与思考,显然,这是一种明智的方法。又如《背水一战》,写的是沈阳五金铸造厂被黄牌示警,濒临倒闭边缘,却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这样的题材,由于涉及国内经济体制变革而易于成为热点。

《沉没的陆地》祭沈阳市防爆器材厂破产倒闭两周年,它愤怒地鞭挞了一群不配有好命运、落伍于时代的人,集合大量现象辨析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栓结,用全国解放后第一个工厂被宣布倒闭的客观过程,昭示历史逻辑,留给后人深深的思索。

这一时段的报告文学展现了工人由自信、昂扬斗志到参与工业改革的复杂过程。工人们与时代发展同行,他们勇立时代潮头拼搏奋进,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到现代化工业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迎接工业改革阵痛来临。他们勇于与时代同行,内心经历着社会工业发展与改革百般滋味,不论怎样,他们都走在时代前列,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