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外友好交往到国际地位提高
不论是国家档案馆还是摄影画册、书籍都记录着我们国家的大量外交档案。这些档案很多都是照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经济紧张,当时我们的一些杂志经常介绍一些外国摄影作品(当时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介绍国外的摄影技术和摄影经验,同时组织一些摄影家到国外参展和比赛,这些获奖作品成了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另外还邀请一些外国的摄影师来中国交流创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本土摄影家被允许出国访问、展览、留学,外国摄影机可以以访学、旅游等方式进入中国拍摄、创作,使得我们的国家不自觉地被推介出去,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今天我们再查找当年的杂志就可以看到,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间友好交往的照片是摄影杂志必登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如1957年中国摄影学会天津分会举办了“支援越南人民,打倒美国强盗!”“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等摄影展;1958年摄影杂志发表大量和阿拉伯人民在一起的照片;1965年全国各地举办“美国侵略者从越南滚出去”图片展览;《人民画报》1966年第七期刊登了“热烈欢迎阿尔巴尼亚战友”等照片。
1959年5月1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我国访问的代表团和代表,侯波拍下了《毛主席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贵宾们在一起》(《中国摄影》1959年第四期,有的资料写为《毛主席和亚非拉青年在一起》)。这张照片告诉人们,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方面封锁、孤立中国,但是在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朋友的,中国支持第三世界的独立运动,同时第三世界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联合国以压倒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这是美国政府伙同日本妄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计划失败,是毛泽东革命外交路线的胜利。在掌声响起来的时候,作为领队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他当时恰好坐在前排,照片右边的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这张照片(《乔的笑》)在当时影响非常大,写进教科书,被各国媒体称为“震慑议会大厦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