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介入:新中国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

启蒙与介入:新中国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

新中国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谱系追溯,始自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交织并进过程中对“知识”与“文化”、文学与美学的反思、回顾与辩证审视,对知识分子形象进行语域性价值剖析,是国家形象价值展演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维度。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中知识分子形象的“非主流”时期到80年代的以或清醒或疯癫姿态出现的启蒙者形象;从90年代的追求内心真实的先锋形象到21世纪20年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底层写作”、坚守“社会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均可见出作为作家的知识分子以及作品中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所显现的主体性意识、启蒙意识以及先锋意识,且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符号价值、历史和现实价值。国家形象隐含的前提是有一个“他者”的视角作为对比而通过一国社会、历史、文化、人物等各种形象体现出来,如社会变革、政治生态、重大历史事件、经济发展等属于宏大叙事,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属于微观叙事的人物形象塑造,但以小见大、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