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辉煌时刻托出领导人的形象

一、从新中国辉煌时刻托出领导人的形象

1949年10月1日,北京上空盘旋的和平鸽与全国人民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时刻创造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国大典”这一神圣的历史时刻不仅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更点燃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一时间以此为创作母题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唐永力的《新中国诞生》、马泉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著名的是董希文绘制的被誉为“共和国成立艺术见证”的《开国大典》。毛主席昂首挺立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政府公告,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满面春风。鲜花、白鸽、流云无一不寓意着共和国的自由、民主、和平、昌盛。随着新中国成立的一声宣告,彻底结束了上百年来被列强肆意凌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翻身作主,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又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主自由的勇气。

70年来,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大的毛主席像迎接着新中国每一天的朝阳,见证了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举国人民不曾忘却毛主席对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并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和巩固了国防并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78年,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赵华胜的《一代伟人邓小平》、陈文厦的《邓小平1978》便反映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邓小平1978》以长城为背景,描绘出阴霾散去的蔚蓝晴空,呈现出一代伟人高瞻远瞩的形象。改革开放改变了国人的命运,提升了国人的生活品质,对世界经济格局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对世界的贡献:一、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贡献中国动力。二、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三、成功开辟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

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张敏杰的《归航》(图1)和刘宇一的《良辰》是这一主题画作中的精品。在《归航》中,巨大航船的夹板上站满了英姿飒爽的官兵,他们高举双手迎接香港回归,空中迎风飘落的信函象征着祖国人民对回归的殷切盼望。《良辰》则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整幅画面就像一首气势磅礴的伟大诗篇。“一国两制”是回归的基础,雄厚的经济资本是回归的重要助推力,这是旧中国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言:“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图1 《归航》(张敏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19年3月,中国已经同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同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经由亚欧引申到非洲、拉美、南太等地区,对全球经济起到广泛的推动作用。王俊英的作品《中西合璧图》表现的恰是这一主题,习近平主席夫妇与奥巴马总统夫妇亲切会面,代表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是全球人民的殷切期待。宗建成的《“一带一路”之大建设》也反映了这一主题。“一带一路”的建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二,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第三,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第四,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这一伟大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世界历史上的新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