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舍我其谁、勇于奉献的英勇形象

二、忠诚担当:舍我其谁、勇于奉献的英勇形象

“忠诚担当”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核心要求,体现了辽宁人民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的信仰不动摇,和勇于牺牲奉献的家国情怀。辽宁人民经历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牺牲和贡献。辽沈战役中,辽宁战场的胜利为夺取全国胜利拉开了序幕。抗美援朝战争中,辽宁作为大后方的最前沿,有250多万优秀儿女参加志愿军,流血牺牲、保家卫国。在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辽宁人民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展现出“共和国长子”的忠诚与担当。

在工业题材话剧作品中,忠诚与担当往往意味着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在困境中的责任。他们面对困难,不逃避、不拒绝,不考虑个人得失,顾全大局,迎难而上,胸怀人民。《黑石岭的日子》中,一次煤矿透水事故中,9位工友舍命搭成人梯救出了当时年纪最小的矿工刘老黑,若干年后刘老黑又在一次塌方事故中为救三名工友而声带断裂成了哑巴。刘老黑成为几代矿工之间道义与责任、忠诚与担当的传承者。《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中,由于国有矿山面临产业结构老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不得不倒闭,致使大量工人下岗,生活无着,此时秦大咧咧这个女子捡煤队的党代表,“副股级”的支部书记,以他的人情味与责任感,以他笑对苦难的幽默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出一个基层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人物”的忠诚与担当。秦大咧咧偷了老母亲的“过河钱”,给女工们发了工资。被女工们发现后,他说:“那天我跟你们拍了胸脯,说了大话,保证把大伙儿安排好。这吧,我决不咧咧,就是豁出命,我也要说到做到!”就像一块乌黑发亮的煤燃起了火花,点亮了女工们的心。他对青年女工亮亮的挽救,对各级领导的求告,对所有女工们的抚慰,都是忠诚与担当的体现。忠诚与担当不仅体现在秦大咧咧身上,也体现在女工们身上,她们善良、温柔、坚忍,她们直面困难,坚韧前行,散发出可贵、可敬的人格魅力。

《工匠世家》中的忠诚与担当更生发于困境中。当进口的精密机器发生故障时,老工人宋振远不忍心看国家遭受那么大的损失,敢于提出由自己修理这台机器,他是八级工匠,国家级劳动模范,一辈子修了无数高、精、尖的产品,在他眼里,“只要是人造的机器,人就能修”。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挑战危机,老工人身上浓缩了辽宁工人忠诚与担当的高尚品质。

《父亲》中的老工人杨师傅,面对大儿子辞职下海经商、大女儿下岗、小儿子失业的严酷现实,并没有一味地陷入茫然与苦痛,而是以他火一般的热情,佝偻的病体,粗重混浊的嗓门,穿一身破旧的工装,有条不紊地劳动养家。在生活的沉重和历史的沧桑之中,他安抚这个训导那个,给家人们灌注勇气和力量,让每个人都重新振作起来,杨师傅对家的忠诚与担当同时也是对工厂的忠诚与担当,父亲,是家庭的父亲,也是辽宁工人形象的缩影。

辽宁话剧还塑造了孟泰、郭明义等英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的‘民族脊梁’。”[6]可以说,众多话剧作品中所塑造的辽宁“共和国长子”形象,正是代表着广大民众利益的、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不断使中国挺立起来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