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常见的风险种类

一、 宁波常见的风险种类

宁波自然灾害主要以台风为主,以及由台风引起的暴雨、地质滑坡等次生灾害,直接威胁宁波市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0—2020年影响宁波市的台风多达43个,台风、暴雨等巨灾引起的损失严重,台风还会带来短时间水库蓄水量变化风险,给江河下游人民带来洪涝等次生灾害。台风期间直接经济损失金额达722.04亿元(详见表4-1)。

1.台风。宁波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台风登陆概率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160个台风影响宁波,平均每年2—3个,其中35个台风造成重大损失,累计死亡4618人。近10年,宁波共遭受5次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的台风袭击,且损失金额呈逐渐攀升之势,特别是2012年的“海葵”台风以及2013年的“菲特”台风是宁波市近年来遭遇的两次强台风,损失均在百亿元以上。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8月8日—8月10日过境宁波,“海葵”是自1956年12号台风“八一大台风”后在宁波登陆的强度最强的台风,带来的平均降雨量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宁波市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95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60.68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18.68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8.68亿元,全市有2642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09千公顷,成灾面积68.3千公顷,绝收面积16.7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4千公顷、数量14万吨,死亡大牲畜8175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和民众的物质财富也迅速增长,数十亿元损失的台风灾害频繁出现,对全市民众所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2000年9月,第14号台风“桑美”使宁波直接经济损失近17亿元。2015年第9号强台风“灿鸿”造成全市8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34.5万人,倒塌房屋37间,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9.8亿元。

表4-1 2000—2020年宁波市台风灾情表

资料来源:宁波市应急管理局

2.暴雨洪水。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决定了宁波成为暴雨频发的城市。暴雨及暴雨引发的内涝等继发灾害,每年给宁波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013年“菲特”强台风给宁波带来的集中强降雨天气,引发严重内涝灾害,全市10个县(市、区)、148个乡镇、3万多家企业、248万余人受灾,倒塌房屋27480间,120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334亿元,约占全市当年GDP的5%,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主要集中在余姚,余姚以外的损失仅为33.43亿元。

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对原生灾害的研究多于次生灾害,而原生灾害还可能触发有因果联系的继发损失,进一步加大了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影响,使得自然灾害总损失逐年走高。[2]宁波近年虽然没有发生过地震等重大原生灾害事件,但台风等中小规模损失的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极高,且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损失甚至超过台风风力造成的财产损失。宁波市每年仅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3%—6%左右。气象灾害危害性大、季节性强,不仅使广大民众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民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已经成为制约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