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是重中之重

二、热爱是重中之重

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目标问题以前也讨论过,但几乎都未能落实,也几乎没有成效。相反,语文教育却在这样的高调讨论中,一步一步走向了危机。

针对当前的现实和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最迫切、最首要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文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最大的根源是一个世纪以来,在种种欧风美雨的洗刷下,在一批热心有余而理性不足的激进人士鼓噪下,在我们自以为正确、其实十分愚蠢的政策推动下,中国人已经失去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最起码的敬畏之心、最起码的热爱之心。中国人肆意地诬蔑、贬低、毁损、糟蹋自己的语言文字可说达到了世界之最,在人类历史上甚至可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在全社会都不把语文当一回事的情况下,你要自己的孩子来好好学习祖国语文,能做得到吗?这个社会性的问题不解决,你把语文教育问题光推给学校、推给老师,这公正吗?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讨论语文教育的目标,要从社会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

与此同时,我们要敢于理直气壮地批驳那些贬低和污蔑祖国语言文字的种种奇谈怪论,不管它是哪一位领导、哪一位权威、哪一位伟人、哪一位祖宗发出的,不管它是哪一家、哪一派、东方的、西方的理论,不管它是什么“科学”、“先进”、“超前”、“真理”,我们只认准一条,中国人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天经地义;谁反对我们这样做,我们就与他过不去!

对中国语言文字伤害最大的“理论”第一就是“文字是符号的符号”说,这一说把汉字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对中国语言文字伤害最大的第二个理论是“文字进化论”,说什么世界文字进化的规律是从象形到表意再到表音,而在表音节和表音素的两种表音文字里,最先进的是音素文字。这是推动汉语拼音化的最强大“理论支柱”;

对中国语言文字伤害最大的第三条理论是“语言工具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文字是工具的工具”论,语言文字既然是工具,是外衣,当然就可以爱脱就脱,爱改就改。这是汉语拼音化理论的帮凶;

对中国语言文字伤害最大的第四条理论是“口语至上论”,这一理论导致我们贬低书面语、排斥文言文,最终以虚无的态度对待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贬低污蔑中文的奇谈怪论还不止这些,但这四条是最主要的,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压在中文和汉语头上的“四座大山”。这四座大山导致了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文字没有信心,更丧失了自豪感,在西方语言文字前面抬不起头来;以致自贬自贱、自戏自嘲,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前文所提到的种种危机。“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就是当前中文所处状况的最好写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文,要想爱你真的不容易。

可悲的是,这种中文的自卑感已经渗入了我们的细胞,正在危害着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从网上下载的下面这段话显然出自一位年轻人:

我认为,语言只是工具,哪种工具使用的好收(受)大家欢迎就可以了.现在全球都在用英语,而且中国又是英语大国(?),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对英语那是相当的重视,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已经成了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汉语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完全可以推(退)出历史舞台了,有一万个理由可以不必重视它的消亡.现在学好英语是关键,汉语退位。

如果我们的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都采取这样的态度,中文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而这正是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家、我们的语言理论家、我们的语言政策制定者长期教育、灌输、培育的结果。不正是他们这些年来一直在咬牙切齿地诅咒汉语和汉字吗?不正是他们现在还占据着某种位置,不准为汉语汉字“恢复名誉”吗?我们正在喝着自己酿就的苦酒,而这一后果正让我们的后一代在承担!

因此,语文教育,首先要全社会努力,理直气壮地歌颂和赞美祖国的语言文字,理直气壮地抵制和批驳一切诬蔑攻击祖国语言文字的种种谬论,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说堂堂正正的中国话,写堂堂正正的中国文,要培育在语言文字上的民族自豪感。只有树立起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