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节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洋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海洋,关注海洋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呼吁努力促进海洋开发,开始制定海洋开发的规划报告。70年代,美国海洋资源及工程发展国家会议的报告《我们的国家与海洋》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2009年《美国海洋经济报告》发表。法国在1960年提出了“大陆架开发计划”,1962年成立国家海洋开发中心,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了“向海洋进军”的口号。英国在1965年根据科学技术法设置了教育科学厅,其中附设自然环境研究协会,由大学研究者、政府机关代表和民间代表组成,统筹对海洋的开发。日本提出将海洋纳入国家大战略和全球视野。韩国、澳大利亚提出以发展海洋产业为核心,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俄罗斯提出以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为核心的海洋战略。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都先后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2年,中国在十八大上把建设海洋强国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题为“蓝色增长:海洋及关联领域可持续增长的机遇”的报告,提出了“蓝色增长”的战略构想,为下一步欧盟委员会制订相关法案、实施蓝色增长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1980—2006年,世界海洋生产总量增大了5倍。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海洋经济产值仅130亿美元,70年代为1100亿美元,1980年为3400亿美元,1990年已近5000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约1.5万亿美元。在30多年里,海洋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1970年占2%,1990年占5%,目前已达1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值将上升到20%。

世界主要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沿海国家及其地区。海洋产业的市场分布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目前亚洲最大,且其海洋产业占世界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剩余的四大洲均排在亚洲的后面,代表性的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这些国家也都已经从过去重视量的增加转变为重视质的发展,通过政策配合、科研投入等手段实现海陆产业联动,将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推动国家海洋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从海洋产业发展趋势看,海洋传统制造业的产值增速不再延续高增长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业等高技术海洋产业。可以看出,世界海洋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地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业层次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滨海旅游的兴起带动了海洋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海域空间正从领海、毗连区向专属经济区与公海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