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结果,为提高我国沿海各省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分别对各省市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天津:(1)调整产业结构,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创新海水养殖技术,提高沿岸海域面积的使用效率;(2)对海洋产业区进行细致的划分,将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创造产业链;(3)发展海洋生物医学和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以及旅游业,利用它们带动其他的产业一起发展;(4)发挥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适当增加这方面资金的投入,对高科技人才进行纳入和保留,为科技创新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河北:重点发展海洋科技,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1)大力开发新兴产业,破解如今海洋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的局面。此方案的核心就是科学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不仅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性,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促进全省海洋发展方式的转变。(2)有“一带一路”的扶持,河北更要调整好产业结构与布局,综合河北地区特色,着力开发旅游行业,这样不仅能打响地区特色招牌,更能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3)调整经济发展形势,在传统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完成一定的转变和优化,可创造以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4)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机会和资本投入。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这些行业更多的优惠福利,加重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例,为海洋科研教育服务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发展。
辽宁:重点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海洋生态环境。(1)侧重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其他资源合理开采,减少浪费;加速油气开采设备的改进和优化,最大程度减少资源开采对海洋造成的破坏。(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海洋医药、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3)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增加资本投入,为技术开发提供充足的动力。(4)加强沿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污水处理、垃圾分类以及渔港设施,避免生活垃圾对海洋造成污染。
山东:加强省内沿海各地合作,形成规模工业区。(1)结合海洋气候和地理位置,山东可以将渔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同时也要促进多元化发展,要做到既能一枝独秀,又能百花齐放。(2)加快港口建设的发展,在保障海上交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海洋药物和生物工程基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3)发挥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旅游行业进行归置和创新,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地区特色。
江苏: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扩大海洋经济规模,提高综合管理能力。(1)加大滩涂资源开发,创新养殖技术,促进水产加工业等的发展,形成沿海发展产业带。(2)结合以往的发展经验,江苏地区适合发展化工业、盐业和海洋医药业。(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力发展养殖业及新型产业的同时,要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任何为了发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自掘坟墓,唯有保护好环境才是长久之计。
浙江:海洋经济规模优势十分突出。(1)浙江海岸线较长、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形势也相对优秀,在原有发展模式基础上可以加入新兴产业,优化产业体系;(2)扶持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制造业、港航物流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业、海洋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海洋渔业八大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3)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监测观测网,杜绝生活垃圾对海洋造成污染,加强生态保护,维持环境质量的良好发展。
福建:促进科技力量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政策上给予科技创造行更多的优惠,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以科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2)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海洋环境,创新海洋环保工作机制,开展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同时也要注意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上海:集中精力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三大海洋产业的竞争力。(1)加速养殖业发展,合理分配利用浅海水域,提高渔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空间;(2)上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高科技人才强有力的优势,因此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带动旅游业、化工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共同发展;(3)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广东:重点加强海洋科技发展,调整海洋产业结构。(1)增加养殖面积,改善养殖业结构体系;(2)广东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可大力发展海洋化工业、矿业等二次产业;(3)丰富城市面貌,发展滨海旅游;(4)政府增加资本投入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实现多元化发展。
广西:(1)依靠广西独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海洋集聚产业,打造规模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2)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产业优势如渔业和旅游业等,同时助力海洋运输、生物医药以及船舶制造等各种新兴产业资源发展等;(3)加快海洋污染的防护工作,完善生态补偿修复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设;(4)投资海洋科研机构的建设项目,并且相应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
海南:重点改善海洋科技发展,增加海洋产业规模,调整海洋产业结构。(1)科技兴海,增加人才培养投入资本,加强人才培育建设,集中科研力量,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2)加快转变传统经济模式,在现有捕捞与养殖业的基础上利用科技力量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3)继续加强化工业、油气业、海洋运输业的发展;(4)发挥区位和环境优势,优化海岛旅游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