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

一、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

(一)区域海洋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性

判断一个区域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其产业结构能否充分利用区域内所具有的优势要素,能否合理有效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本区域在海洋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区域内其他资源得以综合利用的程度。

(二)区域产业结构内部间的关联性

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协调发展,并且与产业在投入产出和经济增长方面保持均衡状态,这才是一个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只有产业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协调有序紧密发展,才能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避免出现产品的积压或紧缺等不必要的障碍。看一个产业的关联性,要重点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以及基础性产业三者产业间在数量、规模、时间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配合紧密程度。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程度

主导产业的先进程度和新旧产业的更替速度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现在的海洋主导产业应该是以新型海洋产业代替原有的旧的海洋产业。究竟什么是新型海洋产业?新型海洋产业一定是在产业数量、类型和产业比重与以往相比有更大的进步,通过对传统产业技术更新迭代,使得产业结构的整体综合能力上升到新的水平。主导产业所拥有的技术越先进,那么它就越有能力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有让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程度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让新旧产业结构产生更快的更替,才能使区域经济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产业位置的规划要合理明确

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整体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要让两者的位置更加明确、突出且合理。作为可以决定产业结构性质的主导产业,如果一旦缺位,那么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就失去了发展的引擎,会使得相关的产业向着分散无序的紊乱状态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只有让主导和重点产业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势态,国民经济才能朝着更加稳定、无障碍的方向发展。

(五)区域产业结构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当今经济繁荣,各个区域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到达了一个井喷的状态,只有具备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使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更加合理高效,才能够使区域发展具备更加强大的扩张和输出能力,让产业更加充分地去利用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区域产业应该能够保证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通过对内部组织机制及时进行合理的调节,来实现内部结构上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运行状态,使产业结构的发展更具弹性和转换的能力。

(六)产业发展对外的开放程度

当今的中国是开放的国家,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更应该扩大自身的开放程度,不能只靠本国经济的发展来支撑产业的发展,应着手加大开放程度,抓住时代的机遇,积极参与到更加广阔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市场,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国外技术和资源,这才是一个产业快速成长,使综合能力大大提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