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层面的对策建议
区域之间相互帮助、协调合作、共同发展,将优势发挥到最大。互相扶持、互通有无、协商共享制定的发展计划,在共同方针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目标是沿海经济海洋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各个区域之间的海洋经济的合作以在共同开发利用海洋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整理利益与个体利益均衡。
(一)集合资源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将大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通过聚集物资实现共同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经济区省市应遵循的首要前提。在物流方面,一方面,对内强化高速公路等主运输干道,对外严格保证港口为连接枢纽,努力打造良好的现代集疏运物流体系。另一方面,建设完备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的目标。首先,基于各个省市内海洋数据现代化信息网络,实现安全有保障的海洋经济区统一的现代化官方海洋信息网站,实现在各个省市之间建立起有效快速的链接效果,达到真正的海洋信息共享。其次,在海洋信息网站的基础之上,构建内部专属的信息网络,便于加速区域内海洋资源开发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执行效率。最后,建立海洋经济区域信息网络也有助于政府及时得到企业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及时对政策加以完善,强化政策的落实力度。
(二)区域互补实现海洋产业联合发展
在开发海洋产业的方面,各个经济区域应联合各旅行社、旅行协会等。努力打造区域滨海旅游品牌。同时,对内拉动内需,各经济区内部省市间可以通过对加大区域内提供优惠等措施的力度以完善市场互换。从产品开发方面,各经济区应通过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特色优势,构建贯通上述四省市的旅游路线,可克服由于区域范围较大,景观资源、民俗风情等差距较大开展差异化竞争的缺陷,也适用于相邻较近的滨海城市,这样才可能避免资源不利竞争与浪费。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运输技术的发展,优化港口的效率,增强港口合作,每一个经济区都应当对其内部的端口结构进行调整,以整合港口资源,实现网络端口突出港口功能,促进各地区之间共同发展。各经济区应把核心放在本地区实力最强的一两个港口上,在此基础上形成集疏运网络。此外, 港口操作的特点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港口的运作效率应该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来提高,建立一个公共管理平台,使航运信息系统和交易系统逐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