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文 献
[1] 俞恬雨,陈琦.中国省际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20(1):91-95.
[2] 赵晖,张文亮,张靖苓,聂志巍.天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6):1-15.
[3] 郑鹏,吕雨婷.绿色海洋GDP核算实例研究[J].海洋经济,2020,10(1):43-48.
[4] 刘建华.“蓝色经济”价值几何[J].小康,2020(3):32-34.
[5] 孙才志,曹强,邹玮.基于熵效率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韧性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33(1):10-18.
[6] 李志伟.“生态+”视域下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转型路径[J].经济与管理,2020,34(1):35-41.
[7] 杜军,寇佳丽,赵培阳.海洋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与PVAR模型分析[J].生态经济,2020, 36(1):144-153,197.
[8] 夏德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辽宁海洋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政协,2019(24):30-31.
[9] 刘明,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广东海洋经济如何借势再跃升[N]. 中国海洋报,2019-12-30(2).
[10] 赵巍,汪彤欣,陆芸.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提升路径[J].大陆桥视野,2019(12):52-56.
[11] 于海梅.连云港海洋经济高质发展的对策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9(12): 78-81.
[12] 霍永伟,罗建美,韩晓庆.海洋经济增长对海域使用影响关系实证研究[J].海洋通报,2019,38(6):620-631.
[13] 陈睿彤.海洋生态经济质量评估研究——以沿海11省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6):62-63.
[14] 鲁亚运,原峰,李杏筠.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9,38(12):122-130.
[15] 赵昕,李慧.澳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科技导报,2019,37(23): 39-45.
[16] 惠青,陈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海南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商业,2019(31):42-43.
[17] 陈科.海洋经济视角下茂名湾区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4):42-45.
[18] 夏飞,陈修谦,唐红祥.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完善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9(11):139-152.
[19] 宋剑,闫亚梅,席增雷.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海洋产业发展测度分析[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 96-101.
[20] 任芳言,徐承旭.2019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J].水产科技情报,2019,46(6):307.
[21] 李强华.邓小平海权思想和实践及其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启示[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6):1-7.
[22] 徐胜,张双,唐佳婕,张宁,孙鹏静.绿色金融促进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5-39.
[23] 杜军,寇佳丽,赵培阳.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基于省际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1):137-146.
[24] 花俊潇,翟仁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时空演化分异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0):88-91.
[25] 赵宇新.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成功举办“蓝色经济企业家国际论坛”[J].中国社会组织,2019(20):38.
[26] 李坤厦.海洋经济,释放蓝色潜力[J].产城,2019(10):72-75.
[27] 刘诗瑶. 把“蓝色国土”守护好发展好[N].人民日报,2019-10-24(5).
[28]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黄端,刘林思.用好用足用活多区叠加的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J].发展研究,2019(10): 19-29.
[29] 吴梵,高强,刘韬.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0):113-120.
[30] 刘俐娜.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5):49-54.
[31] 孙才志,王甲君.中国海洋经济政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基于PLS-SEM模型的实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10):1236-1243.
[32] 狄乾斌,周慧.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海洋通报,2019,38(5):499-507.
[33] 郑鹏,孟晓雯,吕雨婷.海洋经济理论发展的灰色研究[J].海洋经济,2019,9 (5):3-7.
[34] 朱新颜,刘健,刘伟.我国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两阶段双重自助抽样DEA方法[J].海洋经济,2019,9(5):44-52.
[35] 狄乾斌,於哲,徐礼祥.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J].地理科学,2019,39(10): 1621- 1630.
[36] 寇佳丽,杜军.中国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5):40-45.
[37] 高瑞国,李梦海,李香颖.关于推动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9(10):15-18.
[38] 苟露峰,杨思维.海洋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与海洋经济增长[J].海洋环境科学,2019,38(5):690-695.
[39] 杨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选指标、评选排名与四大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概述[J].新经济,2019(10):30-34.
[40] 宁波海事法院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9(10): 38-39.
[41] 王方方,谢健.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9):75-83.
[42] 徐艺丹,孔昊,侯昱廷.新时代厦门海洋经济发展地方立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9):96-100.
[43] 刘日昊. 水利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44] 胡佳澜. 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45] 乙安顺. 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D].杭州:浙江海洋大学,2019.
[46] 董夏.中国区域海洋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化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7] 董夏,韩增林.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演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5).
[48] 朱静敏.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19.
[49] 曹坤.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9.
[50] 王甲君.中国海洋经济政策的演进及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9.
[51] 陈烨.沿海三大经济区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关系比较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52] 程娜.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3] 高群.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6.
[54] 刘丹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8.
[55] 张权.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56] 王泽宇,曹坤,徐静,卢函.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12).
[57] 冯猜猜,胡振宇.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19(9):11-15.
[58] 张善坤.浙江省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举措的谋划与实施纪事(下)[J].浙江经济,2019(18):13-17.
[59] 王殿华,赵园园.推进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战略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9(5):15-28.
[60] 黄永刚,高欣,张振华.基于聚类分析的中国海洋经济研究[J].时代金融,2019(26):118-119,142.
[61] 花俊潇,翟仁祥.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差异动力要素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8(3):88-92.
[62] 毛艳.广西海洋产业发展困境及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19(9): 25-29.
[63] 周恩宁,秦琳贵.北海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山东省青岛市和烟台市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549-554.
[64] 孔涵.以海洋强省战略助推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9):29-32.
[65] 韩增林,李博,陈明宝,李大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谈[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3-21.
[66] 王建友.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5):103-112.
[67] 许建伟,刘琨.我国沿海节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海洋经济合作探析[J].中国市场,2019(26):8-9,16.
[68] 刘培德,沈梦娇,关洪军,赵爱武,滕飞.基于COPRAS方法的威海市海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8):212-216.
[69] 张文亮.浅议海洋在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前景[J].国土资源情报,2019(8):8-14,7.
[70] 张玉强,莫姝婷.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海洋经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例[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36(4):1-8.
[71] 邱宇.努力实现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J].唯实,2019(8):56-58.
[72] 曹文振,杨文萱.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4):1-7.
[73] 王元月,高山峻.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海洋经济交叉效率分析——基于沿海11省市数据[J].中国渔业经济,2019,37(4):42-49.
[74] 柴媛,张伟,黄硕琳.海洋经济系统与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协调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9,37(4):50-56.
[75] 唐萍.分析发展海洋文化与培养国民海洋意识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8):118.
[76] 杜军,寇佳丽.基于VAR模型的海洋教育、科技成果应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8):95-100.
[77] 石依禾.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3):6-10+40.
[78] 丁黎黎,刘少博,王晨,杨颖.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海洋经济,2019,9(4):12-19.
[79] 徐伟呈,安美玲,张雅洁.产业结构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沿海11省市的实证分析[J].海洋经济,2019,9(4):38-43.
[80] 蓝色经济下的金融梦——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金融支持与海洋灾害管理研究团队[J].海洋经济,2019,9(4):63-64.
[81] 乔翔.略论海洋经济研究中的市场与非市场视角[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4):49-54.
[82] 李博,田闯,史钊源,韩增林.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及影响要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7):1080-1092.
[83] 赵晖,聂志巍,张靖苓,张文亮.天津海水利用发展研究——基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9):52-57.
[84] 刘敏.环境经济社会学视野下的海岛旅游开发及其反思——青岛市L岛的实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6-22.
[85] 丁瑶瑶.海洋经济发展正向质量效益型转变[J].环境经济,2019(13):12-15+3.
[86] 宋福敏.生态优先,推动海洋经济走向深蓝[J].环境经济,2019(13):20-23.
[87] 徐礼祥.中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时空差异评价与分析[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2019:51.
[88] 狄乾斌,高广悦. 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C]//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2019:53.
[89] 耿立佳,赵秀玲,邢洁,朱虹,王栋.海洋经济共享数据前期处理中的涉海单位底册初筛[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6):63-66.
[90] 黄思怡,康霖.海南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及对策研究[J].新东方,2019(3):36-42.
[91] 韩增林,张耀光.世界海洋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8-40.
[92] 韦有周,杜晓凤,邹青萍.英国海洋经济及相关产业最新发展状况研究[J].海洋经济,2020(2):52-63.
[93] NOAA Office fou Coastal Management.Report on the U.S.Ocean and GreatLakes Economy[R].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2018.
[94] 孙才志,汤艳婷,覃雄合,王嵩.基于泰尔指数分解的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2):143-148.
[95] 姚朋.加拿大海洋经济和“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加海洋经济合作发展前瞻[J].晋阳学刊,2020(2):95-103.
[96] 翟璐,文艳,倪国江.美国、加拿大海洋强国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2018.11.
[97] 游锡火.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球瞭望,2020(4):80-83.
[98] 吴崇伯,姚云贵.日本海洋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竞争合作[J].现代日本经济,2018(6):59-68.
[99] 李文荣,沈方.新形势下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 海洋经济,2015(6):51-58.
[100] 李文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J].港口经济,2016(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