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机遇

三、机遇

1.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建设海洋强国”作了重要讲话,从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权益等四大方面,对中华民族“经略海洋”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战略思考和路径清晰的战略谋划。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2.河北沿海上升为国家战略

沿海地区是海陆交接地带,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的优惠政策,从建设用地、财税政策,工商门槛和审批程序等方面向沿海地区实施政策倾斜,加快推进工业向沿海转移。河北沿海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河北省更好地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海洋产业与布局,壮大河北海洋经济都有重要意义。

3.“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出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虽然河北并没有被纳入“一带一路”规划的重点区域,但是,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区域,是“一带”和“一路”在渤海湾衔接的节点地区。天津港是新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也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而河北省的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与天津港则近在咫尺。因此,河北省沿海港口可以借助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更大范围地参与环渤海港口群分工协作,联合打造“一带一路”海上支点,进而带动河北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国家明确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产业转移势在必行,河北沿海以毗邻京津的优越区位、深水大港、充裕土地的优势条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将使河北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联系更加便利,有利于港航运输业的发展和拓展港口腹地;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共享共建,联防联控,有利于区域海陆环境的改善。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的资金、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必将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