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现状

一、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现状

我国海洋面积辽阔,沿海地带范围较为广阔。一般而言,人类将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产业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称为海洋经济。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与此同时,人类发掘和利用海洋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人类对于海洋的开采和利用程度也持续向前推进。过去人类对于海盐、海鱼等资源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得到巨大的发展,目前已经扩展到已知所有的有机资源与非有机资源领域。在发展海洋经济时,我国具有较大的后起优势,可以借鉴先进国家己经研发出的海洋技术,从而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走更多的弯路。改革开放政策后,海洋经济的产值不断攀升,我国越发认识到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纵观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同省份间的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存在很大差异,广东省的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较为突出,远高于其他省份。2003年国务院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此后不同地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到新的阶段:不同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这促使海洋产业价值在区域上显示出如图5-1所示的不同,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一般而言,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使用绝对差距来表示。2017年,广东海洋经济产值为1.78万亿元,在我国海洋经济中生产总值最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产值为0.13亿元,在我国海洋经济中生产总值最低,两地区的差距达到了1.65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1996—2017年20年间我国的海洋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7年的产值相较于1996年同区域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了9倍左右。